故宮限流給古跡多點清淨
日期:2016/12/14 12:02:13   編輯:古代建築 近年來,不論是假日還是平時,緩解著名景區擁堵的唯一出路,是在全國范圍內大張旗鼓地宣傳,執行景區流量控制制度。而這一有效的制度在執行時,卻因人流量過多而無法實現應有的效果。實際上,對一些歷史名勝古跡來說,限流是保護歷史文物最好的方式。
諸如北京故宮,因游客人流量過大,對古建築物造成嚴重的損壞,甚至還發現故宮建築物上刻有“至此一游”的不良現象,這是對歷史文物的一種浩劫。在類似故宮這樣的歷史名勝古跡實施限流措施,既有利於管理和提升旅游體驗,更是給中華民族5千年歷史發展留下文物提供多一些清靜。實際上,實施景區限流措施,是保護景區資源、提升旅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這些年,對於推行景區限流問題,網上網下曾有過激烈爭論。對於游客個體來說,景區是公眾的,限流將導致一些人不能順利進入景區參觀,損害的是公眾的公平消費權;對於景區管理者來說,靠的是門票收入來維持景區發展,限流必定造成經濟收入的下滑,給景區正常管理收支帶來困難。而實際上,因一些景區人流量的逐年增多,如不及時實施限流措施,勢必導致游客的旅行體驗質量直接下降,景區服務質量也會隨之大幅降低,游客滿意度必然下跌。而公眾試論的焦點,無論是出自於何種理由,都是在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並沒有考慮到歷史文物保護大局。
其實,國內的歷史名勝景點,特別是人文景點的限流必要性,我們的擔憂不僅僅在於高客流帶來的安全隱患,而更是在於歷史文物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上。
這需要有關部門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制定行之可行的方法和規范,並拋棄景區旅游發財賺錢的利益思路,將景點的公益性、教育性、普及性真正發揮出來。首先,嚴格查處黃牛黨。不能讓黃牛黨提前買斷票。其次,限流工作要做好。如何安排人流進出入的問題不容忽視,避免高峰擁擠時期,分時間段分批進入。第三,嚴格懲處要跟上。
故宮劃出“紅線”實施限流措施,除了行政、監察、執法部門加強管理外,還需發動公眾、善用網絡、媒體共同監督,才能保證措施的順利實施。非如此,我們將對不起大自然饋贈的遺產與生態環境,對不起老祖宗創造的歷史遺產,也對不起後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