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鞍山市11處文物古跡晉升“省保”

鞍山市11處文物古跡晉升“省保”

日期:2016/12/14 12:09:14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省政府公布第九批25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市的台安縣新開河鎮李窯村的孫城子城址等11處近現代建築和文物古跡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截至目前,我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了25處。 
    11處文物古跡“晉級”

    此次省政府公布的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共251處,時間跨度長達數千年,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中鞍山11處入選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市的這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包括了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和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時間跨度從漢代到近現代。

    此次公布的我市晉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中,距現在時間最為久遠的是漢代的孫城子城址,遺址曾先後出土過燕國明刀錢、秦半兩,西漢半兩、五铢、東晉鹹康元寶等銅錢,以及鐵、铧、镢等。孫城子城址經考定為西漢遼東郡險渎縣治所。險渎縣位於遼河下游的陸路交通樞紐,地理和軍事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司馬懿征遼東公孫淵,東晉鹹和年間慕容皝兄弟相爭,均經由此地。而隋、唐大軍歷次東征,此地亦為必經之路。對於西漢設置的遼東郡十八個縣治所的城址,多數尚未發現確切位置。險渎縣城址的有效保護和發掘,對於研究遼寧境內的燕、秦、漢的歷史文化遺存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除了距離我們時間較遠的歷史遺跡外,還有距離我們時間較近的近現代建築,如鞍山制鐵所一號高爐;而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的井井寮舊址建成於1920年,當時是日本職員宿捨,外形屬俄式建築。

    列入保護規劃將立碑保護

    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物處李處長介紹,我市原有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次又公布了11處,我市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了2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後,將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嚴格按照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即有保護范圍、有標志說明、有記錄檔案、有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的工作要求,做好新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李處長說,這些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經常接觸的,這些文物呈現了鞍山的歷史發展進程,需要大家一起去保護,讓我市的歷史能夠不斷地傳承發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