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獨特館藏崛起古鎮
日期:2016/12/15 22:31:58   編輯:古代建築當地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新市是歷史文化古鎮,這些年,當地黨委、政府立足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把文化建設放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忘挖掘保護千年古鎮文化資源,先後修繕或新建了明清新市胡氏陳列館、文史館、仙譚民間藝術館、明清木雕館、江南蠶文化館等10多個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館藏。
這些散落在古鎮巷子裡的館藏,猶如珍珠一樣吸引著當地市民以及游人的追蹤與駐足。他們在傳承歷史發展的脈絡、還原歷史風貌的同時,也為有關部門提供了較高的研究和文物價值。如位於新市寺前弄清代二淮鹽運使胡旭故居內的“新市胡氏陳列館”,遺存之故居已經成為歷史文物保護點,館內展出的16塊崇祯皇帝賜胡爾慥祖孫三代六道聖旨石刻,已經成為國家級文物。
而今年9月開放的“鐘兆琳故居”,開放以來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人。今年56歲的市民夏雲嶺,每次散步到鐘兆琳故居前,總要進去看看。“鐘兆琳是名大科學家,這是我們新市的名人,來這裡看看,感覺做新市人很驕傲。”說起故居的主人,夏雲嶺如數家珍,語氣中充滿自豪。
不久前,鐘兆琳的兒子,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力學家鐘萬勰,特地把自己一批珍貴的著作捐給鐘兆琳故居,“父親是中國近代電機工業的奠基人,當地政府對他的故居不僅很好地修復,還作為當地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館開放,我們很感激。”如今,鐘兆琳故居已是新市古鎮最重要的文化標志之一。
新市鎮春筍般湧現的館藏,是诠釋展示千年古鎮璀璨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多年致力古鎮文化保護的退休干部姚永奎告訴記者,新市這些館藏,記載了新市千余年的歷史滄桑,是讓年輕人更好地了解家鄉、擴大視野、增長知識的窗口。據了解,這些年,古鎮旅游人氣不斷提升,這些人文獨特的專題館藏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