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歐洲文物保護措施不斷完善

歐洲文物保護措施不斷完善

日期:2016/12/14 12:06:29      編輯:古代建築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保護文物使命神聖。要合理利用文物資源,讓文物“活”起來。樹立正確的文物保護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習近平主席關心歷史文物保護工作,在公眾中也掀起了關注文物保護的熱潮。如何保護文物,如何更好地發揮文物的作用,歐洲各國的經驗值得學習。德國自查“灰色文物”德國各博物館最近開始自查,以確保藏品身世清白。原因在於德國正推動一項立法修正案,規定只能購買、展出此類文物。去年夏天,巴登州博物館將兩件有爭議文物交還希臘,足以顯示自查力度。在德國考古界,巴登州博物館以大膽收購藏品著稱,在“水深”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上頗多斬獲。該館長期藏有兩尊希臘基克拉迪文化抽象雕塑,是眾多藏家垂涎的史前青銅器時代文物。然而,由於這兩尊雕塑是非法盜墓出品,巴登州博物館和希臘就其歸屬長期扯皮。德國《明鏡》周刊認為,巴登州博物館如今歸還希臘文物,是新一代藝術品管理人員成長接班的結果,也顯示德國考古界開始更加重視文物獲取手段的合法性。早在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通過一項反對文化產品非法交易的公約,但直到2007年德國才成為締約國,而且對交還文物仍有諸多限制和要求。公約在德國生效以來,還沒有任何一件有爭議文物依法完璧歸趙。這種局面必須改變。“博物館館長對藏品的熱愛和貪婪往往導致他們成為非法交易的幫凶。”巴登州博物館館長埃卡特·科恩說,“在考古界,從某個匿名瑞士藏家手中得來的文物絕對不算清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