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質樸黃姚古鎮
日期:2016/12/15 16:29:46   編輯:古代建築圖:黃姚古鎮(王 鵬攝)
大公網7 月12日訊,黃姚古鎮位於廣西昭平縣,距縣城七十公裡,距桂林二百公裡。它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九七二年),興起於明朝萬歷四年,鼎盛於清朝嘉慶年間。古鎮總面積為三點六平方公裡,為典型的喀斯特溶巖景觀。黃姚古街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一條主街延伸出八條彎彎曲曲的街巷,得山川之靈氣,集天地之大觀,宛如一大迷宮。由於過去處於半封閉狀態,古老的民居、眾多的文物古跡得以保存下來。整座古鎮現有五百多座嶺南建築風格的明清古屋。建築物與周圍山水融為一體,使古鎮整體風貌既豐富多彩又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美絕倫、古色古香之感。黃姚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地處灕江下游,素有“夢境家園”之稱。
黃姚古鎮整個景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聳立,古木參天,溶洞幽深,清溪環繞。古鎮內有“六多”:山水巖洞多、亭台樓閣多、寺觀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
黃姚古鎮按九宮八卦陣式布局,嶺南風格濃郁。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築,飛檐畫棟,雖歷經滄桑,至今仍絲毫無損。明清時的寺觀廟祠二十多座,亭台樓閣十多處,其中亭閣式的古戲台,為目前廣西保存最完好、造型裝飾最美、規模最大的明代古戲台。黃姚古鎮街道呈條帶狀,共有八條,縱橫全鎮的老街全部是黑石板鑲嵌。繞鎮的清溪和別致的石拱橋、石礅橋,隨處可見的冠蓋如雲、千姿百態的古榕,還有用石條砌成、按用途分格、至今仍在使用的仙人古井,無不反映出古鎮悠遠斑駁的歲月,瀰漫?醉人的山村風味。街道的房屋多數保持明清風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當地的人文景觀還有韓愈、劉宗標墨跡,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紀念館、錢興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許多詩聯碑刻。古鎮旁邊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閣,一路田園,風光別致。在古鎮緊挨?的那座山上,可以看到整個黃姚古鎮的全景。
黃姚古鎮裡全是一色尋常的舊民居,絕無新舊雜陳的不和諧和仿古新造的建築,就連抗戰時因躲避戰亂而寄居黃姚的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歐陽予倩等文化名人的寓所裡也仍住?尋常人家。它的每一角落都是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又都是耐人尋味的人文歷史。現古鎮已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黃姚古鎮屬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二十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一千八百毫米左右,具有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特點。黃姚豆腐是當地的一大特色菜,有豆腐和豆腐釀,兩種都較為可口。市場旅社是黃姚最高建築,天然亭旅社比市場旅社舒適,價格相同。這個旅社和市場旅社分踞市場的兩邊。(王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