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而知新”踏訪古建 民風沁心
日期:2016/12/14 20:37:57   編輯:古建築紀錄架著長槍短炮,背著二三十斤攝影包,踏遍各式古建民居……這是一段追尋古跡的情感跌宕過程,也是一段反思古建保護的意識覺醒過程。同時,也是期盼自己的攝影技能能夠獲得專業認可的創作過程。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評選, 2011雪花啤酒第三屆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的榜單將於月底揭曉。屆時,雪花啤酒不僅為各位獲獎者提供相應的獎品與獎金,還將於12月中旬在北京舉行盛大頒獎儀式。
自今年8月初啟動的“溫故而知新”2011雪花啤酒第三屆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的作品征集工作已於10月31日正式截止。據雪花官方統計,本次攝影大賽江蘇區域參賽熱情高漲,上傳作品約2000多幅,拍攝內容涉及民居、宮廷、寺廟、古村落等古建題材的各個領域。
大賽期間,華潤雪花在北京、重慶、上海、長沙、廣州、成都、揚州等多個重點城市組織了多場別開生面的外拍活動。其中,雪花啤酒江蘇區域公司特意選址南京、揚州這兩個充滿人文氣息和古建文化氛圍的城市,舉辦“聚焦古建之美”大型拍攝活動。兩場外拍均吸引了眾多攝影名家和百余名熱心拍客的參與。尤其在南京外拍活動中,上百名攝影愛好者齊聚甘熙大院,用鏡頭記錄下一片瓦、一扇窗、一席坐墊上的歲月流年……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五書》介紹之《裝飾之道》
建築具有記載歷史的功能,一座北京紫禁城,記載了明、清兩代封建王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所以歷史建築多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的價值。作為建築上的裝飾,同樣也有這方面的價值,只是在藝術、美學方面的價值更為突出。
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陳家祠堂,它的裝飾正像這個時期的瓷器,象牙、漆器等工藝品一樣,表現出一種追求造型奇巧、裝飾繁重、色彩艷麗的風氣,把技術的精雕細刻,制作上的極度精致當作了藝術的表現和標准,把裝飾上的繁、多、雜不僅當作表現陳氏家族勢力的手段,而且也視為一種美。
在宏偉而嚴肅的宮殿建築上不會出現這樣的裝飾,在文人的園林中更不能有這類裝飾,但是不少百姓卻會仔細地觀賞它們,正是這些繁瑣裝飾所表現的豐富的民俗內容深深地吸引了他們,這些裝飾所表現的精湛奇特的技藝使他們駐足不前,驚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