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要求,采取競爭演說,綜合素質評估等方式,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確定項目經理人選。項目經理除了要具有較高的-素質外,還要有組織領導工作能力,博學多識,多謀善斷,知人善任,善與人同,公道正直,賞罰嚴明,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施工實踐經歷和經驗。
項目經理確定後,就由施工人員、項目經理雙向選擇組建項目班子,形成管理體系,以協助項目經理完成該施工任務。項目班子以項目開工到項目驗收為一階段,新的施工項目重新組建新的項目班子,以工程狀況而定,做到技術互補,有所側重。
施工班子組建後,進入工地之前,一定要進行崗前短期培訓,也稱上崗前的准備工作。崗前准備包括技術准備、材料准備和機械准備等。技術准備,對所有有關修繕工程的技術資料如設計圖、施工圖、照片等進行審讀,組織專家對修繕保護方案反復進行討論,對有可能遇到的技術問題超前判斷;材料准備,按照設計要求和客觀需求,購買、定制部分木、石、磚、瓦等建築材料;機械准備,開工前合理的組織施工相關工種配置,購置、調遣機械進場。准備工作要使大家從思想上樹立一種招之即來、來之即修、修之即精的敬業精神、拼搏精神、創新精神。
項目經理負責制是古建施工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
1.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是強制性培訓施工隊伍的有效措施。
觀念陳舊,視野狹窄,年齡老化,知識結構單一,是目前古建築施工隊伍存在的共性問題。培訓有多種方法,但強制性培訓是對現有人員最有效、最可行的培訓方式。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員工通過具體施工中遇到的建章立制、材料管理、成本核算、質量標准、協調關系等問題現場學習,實際操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快速培養出一批正規化、專業化的古建修繕隊伍,從體制上改變已往古建築只負責技術指導本末倒置的關系。
2.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是綜合提高修繕隊伍技術的有利途徑。
古建隊伍的師承制,既給近年來古建築的維修提供了傳統的修繕技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也有其歷史局限性,那就是技術上的保守、封閉、自成體系,自成一家。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無論哪一個工程項目遇到大的技術難題,如構件的拆卸、更換或拿不准的修繕方案,我們都及時組織所有項目經理現場分析,現場論證,達成共識,使修繕項目這一載體所攜帶的歷史信息得到真實的保護,確保古建築整體施工質量。同時,定期召開施工現場會,從管理技術等全方位進行交流和探討,一方面提高了施工隊伍的保護理念、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增加了溝通,增進了團結,創造了寬松古建事業發展環境。
3.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是保證修繕質量的關鍵所在。
有壓力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有活力,有活力就有效力。古建築修繕體制轉換,由法人責任分解為系列法人責任,從責任方面要求更高,有利於工程質量的保證,責、權、利真正體現在每個項目經理身上,工程質量實實在在成為我們所公司發展與生存的生命線,古建築維修多出精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國。
4.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是提高行業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
兩年多來,修繕工程推行項目經理負責制,使古建築修繕更科學地按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發展,在確保國家文物古建築源源流長,延年益壽的同時,古建所公司也獲取了較大的經濟利益,項目班子成員也得到最大限度的經濟獎勵,雙贏使我們找到了自身在社會大潮中發展空間和趨勢。
5.實行項目項目經理負責制,是確保檔案資料有序管理的依據。
古建築施工驗收後,技術方案報告,工程材料清理,財務審核管理,施工圖紙整理歸檔,存檔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每個項目經理都要進行施工總結,書寫維修報告,並將施工全過程文本立卷交古建所資料室。鼓勵那些價值大、修繕技術有創新的施工項目及技術人員參與國家刊物的學術交流,發表文章,著書立說。這樣有利於工程維修施工技術銜接,也為後人今後修繕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歷史信息,也為古建所規范化管理開了個好頭。
6.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是防止腐敗現象產生的重要環節。
建築領域存在著各種腐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古建築修繕采取項目公開,資金公開,獎罰公開從環節上制止了腐敗產生,工程管理透明度高,操作規范,全方位監督,從材料到設備,從施工到監理,從資金到管理,從質量到驗收,都有一整套嚴密的管理體系,比較好地推進了古建築施工的健康發展。
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發展,才能不朽。古建保護與修繕也同樣不應該停止創新。實行項目管理及項目經理負責制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和不足,但不能踟躇不前。只有在管理中總結經驗,在經驗中力求發展,不斷完善管理體系,賦予古建築歷史遺存極強的生命力,才能真實地、完整地保存其攜帶的歷史信息以傳承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