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承朝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承德市文物局、雙橋區文體局聯合組成考古隊,自9月2日始,對遺址實施搶救性考古發掘。目前發掘工作接近尾聲,並取得重要成果。
考古隊在前期調查和勘探的基礎上,發現各類遺跡120余個,包括灰坑、房址、窯址、灰溝、灶址等五類遺跡,出土有陶、石、骨、蚌、銅、鐵器等遺物,其中以陶器為大宗,可復原器10余件,殘片10000余件,時代分屬夏家店下、上層時期、戰國時期和兩漢時期。
雙峰寺遺址地層堆積厚、延續時間長,文化面貌多樣,是近年來承德考古的重要發現。所發現的夏家店下、上層文化遺存對於研究冀北、遼西、內蒙古東部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內涵、淵源、流布等意義重大。而發現的戰國時期遺存,既有明顯的燕文化特色,又有非燕文化因素,揭示了燕國開疆拓土與周邊部族、方國交流融合的史實,有力地推動了燕文化的深入研究。漢代遺存中也有北方少數民族的孑遺,反映了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的碰撞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