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北京出發 自駕游玩女子般纏綿的江南4大古鎮

北京出發 自駕游玩女子般纏綿的江南4大古鎮

日期:2016/12/15 22:53:10      編輯:古代建築



  北京——西塘

  駕車指南:從京津塘高速公路出京,至天津宜興埠出口下匝道,大約30公裡至天津外環線(這是京滬高速路惟一非全封閉路段)。從天津駛上京滬高速路(又稱京福高速)後,一路高歌猛進,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在過了江陰長江大橋後,從無錫處上滬寧高速直達上海。整條京滬路路標明顯,道路平坦,十分好走。最終抵達京滬高速終點站——上海江橋收費站。此時你也駕駛了1278公裡,一般需要12個小時左右。此後,轉滬青平高速公路,前往朱家角、西塘、烏鎮、南浔、同裡、周莊、蘇州等。

  全程費用:從北京出發,京滬路單程過路、橋費為650元左右,汽油費為550元左右。

  古鎮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裡,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與其他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西塘其實還是一個相對人少的旅游景點,因為不是很大,所以旅行團一般都會在上午或者下午到訪。自由行的游客到西塘的最佳時間為傍晚四五點鐘,安頓好住宿後就可以盡情游覽了。畢竟西塘最美的時候是在傍晚,點亮的紅燈籠、波光粼粼的水面、不絕於耳的絲竹聲、吱呀作響的搖橹船、店家的招呼聲、游客的歡笑聲等等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絕對有種“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境界。

  必去景點

  送子來鳳橋

  橋的一邊為斜坡,一邊為台階,據傳說新婚夫婦走有台階的一邊,可以生兒子,走斜坡的一邊可以生女兒。據說,石皮弄的石板薄的只有三公分厚,就如皮膚一般,因此就取名叫“石皮弄”了。它全長有68米,最寬的地方有一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8米,兩邊都是高宅,也有一線天的景觀。

  煙雨長廊

  西塘的廊棚有的居中,有的臨河,有的在沿河一側設有靠背長凳,上面總三三兩兩的坐著歇息的行人。廊棚的頂有“一落水”、“二落水”,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廊棚上的石板有些是空心的,踩在上面石板咚咚作響。據說這是有意鋪設的,可以使廊內的積水流走。江南多雨的氣候使煙雨長廊如魚得水。數千年來,它不僅僅讓人們在雨中來去自由,也讓人們記住了西塘人們的智慧和善良。

  石皮弄

  



  石皮弄建於明末清初,全長68米,由66塊石塊鋪地而成。最窄處僅0.8米。石皮弄是西塘古弄的代表,據說,它原本是專供大戶人家的男僕行走的通道。

  美食:

  西塘雖是一個小鎮,但它許多帶有鄉土風味的美食卻能讓游客回味良久。比較有名的特色菜有“荷葉粉蒸肉”、“清蒸白絲魚”、“霉干菜扣肉”、“油鹽蟹”。西塘的特色小吃也值得品嘗,如青團子、立夏餅、八珍糕、西塘粽子、南瓜餅等,味道很獨特。西塘的黃酒也是一絕,一般以五年釀的最好。  



  北京——同裡

  駕車指南:從京津塘高速公路出京,至天津宜興埠出口下匝道,大約30公裡至天津外環線(這是京滬高速路惟一非全封閉路段)。從天津駛上京滬高速路(又稱京福高速)後,一路高歌猛進,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在過了江陰長江大橋後,從無錫處上滬寧高速直達上海。整條京滬路路標明顯,道路平坦,十分好走。最終抵達京滬高速終點站——上海江橋收費站。此時你也駕駛了1278公裡,一般需要12個小時左右。此後,轉滬青平高速公路,前往朱家角、西塘、烏鎮、南浔、同裡、周莊、蘇州等。

  同裡鎮位於太湖邊、運河旁,四周為五湖環抱。它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同裡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園是江南名園退思園,此園在不大的面積裡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兩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蔭堂。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在古鎮,最古老的橋是思本橋。它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

  橋名“思本”,乃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之意。在同裡,最小的橋是坐落在環翠山莊荷花池上的獨步橋。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不過三尺,堪稱一絕。古鎮最有名的當然是“三橋”,三橋位於鎮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伫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走三橋”是同裡古老的民間風俗。

  同裡游覽線路

  同裡雖小,但街回路轉,幽深曲折,文物古跡的分布也撲朔迷離,為了讓初到同裡的游人玩得開心、游得盡興,我們設計了三條路線,供大家參考。

  一、如果您是來去匆匆的客人,只能在同裡呆上一會兒,那麼建議您走A線,把同裡的部分精華先裝進心中。

  其具體路線為:

  退思園→文物館→崇本堂→三橋→嘉蔭堂→丁字河→明清街→世德堂

  二、如果您時間比較充裕,可以在同裡玩上一天,那麼建議您走B線,您可以在明清街上品嘗一下同裡的小吃,然後帶上一些同裡的土特產,高高興興結束一天的游玩。

  其具體路線為:

  退思園→麗則女學→三謝堂→文物館→崇本堂→三橋→耕樂堂→丁字河→嘉蔭堂→明清街→世德堂→五鶴門樓→陳去病故居

  三、如果您是來休息度假的,那麼建議您不妨頭天晚上在同裡住下,晚飯後可以先去退思園欣賞一下夜花園的景致(周末開放),品嘗那份獨特的幽靜與超凡脫俗的感覺,第二天開始游覽。您可以一大早起來,走C線,踏著晨光,披著朝霞,坐著小船,從同裡湖中的羅星洲開始您一天的游覽。

  其具體路線為:

  羅星洲→陳去病故居→五鶴門樓→南埭東埭老街→南市曉煙→串心弄→丁字河→計成亭→耕樂堂→三橋→嘉蔭堂→崇本堂→文物館→三謝堂→珍珠景點群→麗則女學→退思園→明清街→世德堂

  特色美食及特產

  闵餅:同裡闵家灣“本堂齋”特產,頗負盛名的傳統糕點,已有400多年歷史,其制作僅闵氏一家,世傳其業,故稱“闵餅”。闵餅用“闵餅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餡,蒸制而成,是青團的一種,色澤黛青,光亮細結,入口油而不膩,清香滑糯,具有獨特的江南農家風味。清代,闵餅曾被列為朝廷貢品,選送給慈禧太後品嘗。明代畫家沈周曾賦詩一首贊美曰:“香劑圓從范,青膏軟出蒸。女工虛鄭缟,士宴奪唐绫。”民國初年,闵氏在上海創建“大富貴闵餅公司”,產品遠銷海內外。

  芡實:這是同裡土特產的上品,產自同裡西北蕩的芡實(俗稱“雞頭米”)被譽為“水中人參”。據《本草綱目》記載,芡實主治濕痺、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開胃助氣、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藥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紅棗、蓮子、桂圓更美味。

  “襪底酥”:它形如襪底,一層層油酥薄如蟬翼,咬起來清香松脆,吃到嘴裡有甜中有鹹,在江南一帶一直是人們爭相口嘗的傳統茶點。 "襪底酥"之所以受人歡迎,在於精選配料,做工講究。用油酥和面時要反復揉和五六次到完全均勻為止,這樣烘烤出來的酥餅才能一層層薄得透明,吃起來松脆爽口。餡芯制作精細考究,原料配比嚴格,如做椒鹽酥所用的鹽,要在镬子裡煨熟,擀面仗擀細,小蔥要搗成碎末,才能不穿孔,不露餡。

  狀元蹄 此菜雖非同裡獨有,但同裡制法甚有不同,至於制法則是不傳之密。同裡人宴請賓朋,桌上定有此菜。附近村鎮居民不遠百裡來同裡為購此物,也可知其受歡迎程度。用濃油赤醬燒的豬蹄,紅得發亮,吃在嘴裡軟糯甜香卻又不膩,回味無窮。

  青團子 相傳青團子是用雀麥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變為碧翠色。以此用來包入豆沙或棗泥,再用蘆葉墊底入籠,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類稿》中曾記載:“古人寒食,采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另外還有個傳說跟大禹有關。當年大禹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人,他用疏導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為種植冬小麥創造了條件,深得蘇州人的愛戴。

  



  太湖三白 注意哦,這是三個菜,有太湖白魚,太湖白蝦和銀魚炒蛋。都是清晨上貨,正宗農家燒法,營養豐富,清淡可口。銀魚不但有調理美容的功效,而且味道不俗,值得一試。

  同裡小熏魚 熏魚到處都有,但同裡小熏魚別有與眾不同之處,本地居民尤愛此味。尤其佐之小橋流水人家,啖之尤感惬意。

  同裡工藝品

  書畫 同裡書畫作品主要內容以吉祥圖案、人物、山水、花鳥、勝地為主,如刺繡,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制作,繡工精細、針法活潑、圖案秀麗、色彩雅潔,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其類型有扇畫(折扇、檀香扇、絹畫扇)、牆壁掛畫、裝飾擺畫,這些作品具有美觀、典雅、質樸歸真的特點,蘊涵著人與自然的精粹,實為不可多得的旅游紀念品及觀賞收藏價值的精品。

  雕刻 同裡的雕刻主要以微雕、石雕、根雕三種類型為主。微雕工藝最精細、最微小,它用極器尖細的三稜刀分別在竹、象牙甚至頭發上镌刻出極細微的書畫、人物或詩詞,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上,能從從容容,清秀灑脫地刻上一首詩。

  燙畫 用燒熱的鐵桿(或電烙鐵),在扇骨、梳篦或竹木家具上燙出各種人物,花卉紋樣。燙畫從材料分主要有木板燙畫、樹皮燙畫、紙燙畫、布燙畫、檀香燙畫、葫蘆燙畫等。

  剪紙 剪紙是最普及民間裝飾藝術之一,剪紙制作,主要有剪子鉸、刀刻、手撕三種方式,剪--直接用剪刀把紙剪成圖案。刻--經趙起稿、刀刻粘貼、揭離、修整而成、一次刻透多層,以提高功效。撕--用指甲代刀,線條出入不齊,有金石味。它具有材料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

  水晶內畫 水晶內畫產品主要是內畫鼻煙壺,內畫是在透明容器內壁反向鞋子、作畫,從外觀賞藝術形式。內畫鼻煙壺是脫離了盛煙的功能而成為專門供人欣賞的藝術品。中國內畫鼻煙壺發展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藝術的縮影,是集中外繪畫、書法、雕塑、鑲嵌以及玉石、瓷器、漆器、琺琅、金屬等工藝於一體。其選材豐富、造型多樣、制作精細、玲珑秀美,使人愛不釋手。

  同裡套票:110元,包括羅星洲、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耕樂堂、文史博物館六個景點。  



  北京——朱家角

  駕車指南:從京津塘高速公路出京,至天津宜興埠出口下匝道,大約30公裡至天津外環線(這是京滬高速路惟一非全封閉路段)。從天津駛上京滬高速路(又稱京福高速)後,一路高歌猛進,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在過了江陰長江大橋後,從無錫處上滬寧高速直達上海。整條京滬路路標明顯,道路平坦,十分好走。最終抵達京滬高速終點站——上海江橋收費站。此時你也駕駛了1278公裡,一般需要12個小時左右。此後,轉滬青平高速公路,前往朱家角、西塘、烏鎮、南浔、同裡、周莊、蘇州等。

  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滬郊好萊塢之譽,又名珠街閣,雅稱珠溪,俗稱“角裡”,原名朱家村。朱家角坐落於青浦縣,東靠虹橋國際機場(30公裡),北連昆山,南接嘉興,西通平望,“金色玉帶”318國道橫貫全鎮,黃金水道槽港河穿鎮而過,水陸交通便捷,風景(報價 圖片 參數)優美,物產豐裕,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鄉古鎮。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主要景點:課植園-漁人之家-遠古文化館-稻米鄉情館-童天和藥號-大清郵局-絲綢之路藝術館-城隍廟-圓津禅院-王昶紀念館,其他開放式景點:放生橋-泰安橋-廊橋-平安橋-北大街-美周弄-銀杏樹廣場等。

  朱家角一日游行程攻略

  朱家角-銀杏樹廣場(上海遠古文化館)-沿美周弄到大新街-過平安-游大清郵局-城隍廟-過廊橋-游明清商業街北大街-上海手工藝展示館-展示稻作歷史文化的稻米鄉情館-過泰安橋-游圓津禅院-過江南最大石拱橋放生橋-經西井街-游翰林匾額博物館-全華藝術館-賞清代民居舒宅及中國水彩畫經典作品展-游中西合璧私家花園(課植園)經新風路至珠裡廣場集合返回上海人民廣場。一路上有很多農家餐廳品嘗河鮮和特色農家菜等。  



  北京——烏鎮

  駕車指南:從京津塘高速公路出京,至天津宜興埠出口下匝道,大約30公裡至天津外環線(這是京滬高速路惟一非全封閉路段)。從天津駛上京滬高速路(又稱京福高速)後,一路高歌猛進,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在過了江陰長江大橋後,從無錫處上滬寧高速直達上海。整條京滬路路標明顯,道路平坦,十分好走。最終抵達京滬高速終點站——上海江橋收費站。此時你也駕駛了1278公裡,一般需要12個小時左右。此後,轉滬青平高速公路,前往朱家角、西塘、烏鎮、南浔、同裡、周莊、蘇州等。

  烏鎮最有名的地方特色菜是紅燒羊肉,酥酥的,甜中帶辣,味道確實不錯,每份35元。白水魚是一種淡水魚,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就是魚刺太多了。一般的家常菜有梅菜扣肉、小龍蝦、小螺絲以及各類時鮮蔬菜。二人行的話來一份羊肉加兩個蔬菜即可。烏鎮的小吃較少,有青團子、荷葉粉蒸肉、定勝糕之類,不吃也罷。晚上大街上排檔較多,但品種只有炒面和粉絲煲,節約的游客可以嘗試。

  在烏鎮應該干什麼

  水上集市

  烏鎮香市期間還將舉辦白蓮廟會,其實這是農村飼養春蠶和農忙前夕的一次物資添置、盡情歡樂活動,過了香市後,家家戶戶將進入繁忙的春耕和養蠶期。由於烏鎮以白蓮塔、白蓮寺為集中活動地點,因此,也稱白蓮廟會,解放後稱之為“物資交流大會”。該廟會為烏鎮民間自發,有繁華的商貿活動、民間雜耍、戲文演繹、風味小吃、茶亭堂會、水上絲竹、水上婚典以及被人稱“清明三船”的踏白船、高竿船、拳船等。民間對逛廟會有稱:春三頭、香市開、鄉下人上街來,清早出門烏黑歸,頭上汗水勿曾干。說的是家家戶戶的人都上街趕廟會,人群熙熙攘攘,擠的大汗淋漓。

  品味水鄉

  烏鎮其實是早已開放的東柵景區;西柵則是經過修葺後對外開放的。

  進入西柵得乘渡船。用“和諧”來形容西柵是最確切的。西柵由12座小島組成,70多座小橋將這些小島串連在一起,河 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均為全國古鎮之最。例如,通濟橋和仁濟橋兩橋成直角相鄰,不管站在哪一座橋邊,都可以看到一個橋洞裡的另一座橋,故有“橋裡橋”之稱。 “橋裡橋”是烏鎮最美的古橋風景(報價 圖片 參數),堪稱橋景一絕。

  在西柵有許多“老底子”的東西——老街長達數公裡、青石板路、屋子有一半挑在水上。有幾樣純手工的東西可以一看:一是手工制醬作坊,鎮上的紅燒菜系味道 不錯,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自產自銷的醬油的功勞。價格不便宜,一瓶普通醬油25元;二是生鐵鍋,系手工鑄造。開價為99元的鐵鍋據說最受歡迎;三是蠶絲,益大絲號始創於光緒初年,游客可以親手在老底子的缫絲機上操作。

  泛舟西柵

  



  夜幕降臨時,喝著小酒,看對岸樓台上唱戲,或者到水邊放幾盞蓮花燈,都會令人心醉。這裡還保留著一些民俗活動。

  當時,女人們梳妝後各帶一只平時煎 藥的瓦罐結隊而行,過橋時將瓦罐丟入河中,認為這樣可保佑在新的一年裡無病無災。到了近代,丟藥罐的舉動消失了,提燈走橋演化為節日游樂和祈福活動。

  拍攝小貼士:有了腳架拍攝夜景,決不是說就是慢快門,低ISO 便是最好,現有的相繼在高ISO條件下表現已經相當的好。適當的輔助相對較高的ISO或是閃光燈輔助,往往可以獲得更好得效果。

  夜色西柵

  行走在西柵,從不用刻意去找景,更不用刻意去感受文化。就像沿路可見的各色手工作坊,就像各種展示著烏鎮古文化的博物館,就像老街上那些各式各樣的鋪子, 當然,還有昭明書院、烏將軍廟、白蓮寺塔等各種歷史遺跡,西柵充滿了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讓一個個尋訪者陶醉在古鎮的萬千風情裡。

  走累了,隨意找間古街邊的民宿,吃一上頓房東燒的家常菜,或者就坐在水閣上,支一張小桌,泡一壺菊花茶,說話或者不說話,午後的慵懶也一樣讓人羨慕。

  門票

  烏鎮景區收費標准

  東柵景區:

  1、門票價格:100元/人

  2、導游講解費:80元/團(單程一次講解)

  3、游船:80元/船(單程一次收費,限坐8人/船)

  西柵景區:

  1、門票價格:120元/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