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鎮寧發現“巨石陣” 疑為夜郎王室後裔所建造
日期:2016/12/15 15:09:54   編輯:古代建築
7月2日,本報刊發《鎮寧一山頂驚現“巨石陣”》一文後,鎮寧自治縣竹王文化研究會的相關人員於7月5日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們認為,山頂的巨石是天然生成的。但考察人員卻在山腰發現了一些防御工事和建築遺跡,也由此引出了一段夜郎王後裔們1700多年前的悲壯史話。
山中考察發現石牆城門
讀到本報的報道後,7月5日,鎮寧自治縣竹王文化研究會負責人楊文金與相關人員前往發現“巨石陣”的鎮寧江龍鎮蜂糖大山進行了實地考察。
當天到達本報中提到的“巨石陣”處,他們發現距山頂50米的地方,有一排方形巨石由外面延伸入山中,但仔細查看後,現場人員均認定這些重達數噸的巨石是天然生成的,這種排列有序的方形巨石在兩側的山上隨處可見。楊文金說,這些巨石並非經過打磨,因其材質是磨刀石,所以本身就很光滑。
雖說否定了“天外飛石”用人力將石頭抬上山的說法,但楊文金等人當天卻有了意外發現。
他說,在山脊上,他們發現了多處人工開砌的完整石牆,長的有二三十米,但石塊都較小,大的僅有一兩百斤。由於年代久遠,這些石牆已被毀壞。由蜂糖寨楊家屋基灣往山上爬,距山脊50米處,有一道殘留的城門,門高2.4米,寬1米,牆厚1.8米,長12米。而在山脊下100余米的山腰,有幾處殘留的石屋基。
疑為夜郎王室後裔所建
蜂糖大山上為何會出現這些防御工事和古屋基?在查看文史資料後,楊文金認為,這些建築可能都是1700多年前夜郎王室後裔修建的。
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公元前25年,夜郎國最後的一個王“興”被牂柯太守誘殺後,他的兒子邪務組織二十二寨苗民繼續抵抗,被打敗後就逃到一片深山裡躲避,夜郎國從此神秘消失。又經過250年的發展,到了三國時期,興的後世家族又逐漸強盛起來。而《三國志》裡也有這樣的記載:諸葛亮的部將張嶷帶兵平息牂柯郡後,興的後世家族部落又起兵造反,張嶷領兵再次討伐,俘虜了二千人,全部遣送漢中。
據了解,鎮寧江龍鎮自稱為夜郎王室後裔的“蒙正”(遺留下來之意)苗族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他們的祖先被官家遷往很遠的地方,走之前,祖先們為老弱病殘修建了“活人墳”,讓他們死在墳裡。然而,一些老弱病殘的人卻從活人墳裡爬了出來,他們也就這樣“遺留”了下來。
楊文金說,傳說與歷史驚人相似,他認為,蜂糖大山的古遺跡與居住在附近的夜郎王室後裔有關。
楊文金說,這支族人要被全部遷走,由於路途遙遠,老人和小孩走不動,頭人們想了一條對付官家的計策,在今江龍鎮猛正、貓貓沖、大干丈一帶山坡上做了數量驚人的“活人墳”(目前還有遺跡),將少量飯食放在墳裡,讓老人和孩子躺在裡面,吃完飯食後等死。但待官家和青壯年族人走後,一些老人和小孩從“活人墳”裡爬了出來,因不敢在原住地居住,他們就遷往後面最高的蜂糖大山居住。
這些小孩長大繁衍了後代後,為防備官家再次來攻打,便在這個大坡1500米以上90度坡的山脊上修築了防御工事。平時他們都是在1400—1500米之間居住勞作,如遇戰事,便全部爬上修築在山脊上的防御工事裡應付戰事。
據傳,他們在這個大坡上過了幾百年都沒有發生戰事,或許是官家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的膽子才慢慢大起來,一部分才搬到山下來居住,並逐步往現在紫雲的貓雲、西秀區的三股水、巖臘一帶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