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要古建築修繕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要古建築修繕

日期:2016/12/15 1:35:0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國際古跡遺址日是1982年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突尼斯會議上決定設立的,目的在於提高公眾對世界遺產多樣性、不可再生性的認識,喚起公眾保護人類共同遺產的熱情。宣傳內容有“4·18國際古跡遺址日”歷史資料、鄭州商城等重要文化遺址、鄭州地區出土的歷代重要文物以及鄭州地區歷史文化名人等。廣場上設置了咨詢台,進行文物鑒定活動,同時發放宣傳資料,讓市民更多地了解鄭州的歷史文化遺產及琉璃瓦文物旅游資源。

    地處金沙江北岸一至五級台地,遺址分布面積約10萬平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四川省文物局委托從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對遺址進行了4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萬余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商周、戰國秦漢、明清各時期遺跡800多個。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要古建築修繕項目——普樂寺保護修繕工程開工儀式在普樂寺廟前廣場隆重舉行,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領導小組組長、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領導小組組長。並完成了開工前的各項准備工作。此次普樂寺保護修繕工程將按照文物保護最小干預的原則,局部修補阇城條石台幫和地面墁地,采用原做法鋪設防水,解決阇城滲漏問題;對古建築屋頂滲漏處局部揭瓦,更換糟朽的椽飛望板和碎裂的瓦面,疏浚院內排水系統,全面排除古建築安全隱患,有效保護這一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該工程預計10月底完工。

    勝金口千佛洞第二期考古發掘工作正式開始,此次發掘工作由自治區考古研究所和吐魯番學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聯合開展,是2009年工作考古工作的延續。本年度主要發掘區域為勝金口千佛洞南寺院部分未發掘遺址、中寺院遺址及相關洞窟,發掘面積約為600平方米。上下通行的台階等重要遺跡現象,並發掘出土了大量回鹘文文書和漢文佛經殘片等。從發掘的遺跡現象分析,勝金口千佛洞應分為南寺院、北寺院和中寺院三個部分。

    准備啟動階段、復查核實階段、分析評估階段、建章立制階段。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回頭看”工作自3月21日正式啟動以來,經過半個多月的准備,目前已進入復查核實階段。按照普查後文物點有沒有維修、有沒有損壞、有沒有消失的工作內容,對文物點的現狀變化情況、損毀消失原因、保護對策措施等方面進行認真分析評估和研究。三是要進一步明確建章立制是“回頭看”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要按照邊核查,邊分析評估,邊制定政策措施的方式,開展建章立制工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濟寧市文物局先後兩次對南旺分水樞紐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清理出分水龍王廟琉璃瓦建築群古遺址7000平方米、小汶河與大運河交匯處河道6萬平方米,使分水龍王廟建築群古遺址、運河北岸磚堤、分水口和邢通斗門遺址等得到充分的展示,成為運河沿線上集考古研究、旅游觀光、教育科研的運河文化新地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