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灣遺址年代初步認定 武漢築城史上溯4000年
日期:2016/12/15 15:08:08   編輯:古代建築
張西灣遺址出土文物。(記者 耿毅 通訊員 胡沛 攝)
12日,在黃陂區祁家灣鎮建安村張西灣遺址,10多位民工在1米多深的土坑中悉心地挖掘,不斷有一些石釜、陶碗等文物被清理出來。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說,經科學探測和專家會診,初步認定這裡是一座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中型城址聚落,面積約9.8萬平方米,距今4000年左右。
此前,武漢的“城市之根”是盤龍城遺址,也在黃陂,距今3500年左右。張西灣遺址一旦確認,將是武漢迄今發現最早的“城址”,築城史或將向前推進數百年,由商周上溯到夏朝,即我國五千年文明最前期。
今年四五月間,在鄭州至武漢高速鐵路建設文物保護專項調查中,省和武漢市文物專家發現了包括張西灣遺址在內的10處古文化遺址和古墓。
9月以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劉輝率隊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2個月的探測和挖掘,發現該遺址平面形狀近圓形,局部發現保存至今的城垣和壕溝,其面積南北長295米,東西寬335米。
專家們一致認為城址的跡象明顯,城垣、壕溝等作為城址的關鍵性要素均有發現,與我省目前發現的10多座新石器時代古城基本一致。至於築城動機,可能與防御洪水有關。
張西灣遺址是否為新石器時代城址,尚需相關出土佐證,省和武漢市考古專家正在進一步發掘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