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莊兼具江南水鄉的離愁和北方草原的空曠,占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婉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曾經,它承載著帝王貴胄們的特權和放縱,在“國破山河在”的自欺中沉默;曾經,它忍受著民族的怯懦,記錄著一個沒落王國的哀傷。歷史的絲絲細語萦繞在紅磚綠瓦間。在這個浸潤了3個世紀陽光雨露的皇家園林裡,金戈鐵馬的喧囂被高高的圍牆擋在塵世間,唯有兩代帝王的喜怒哀樂,彌撒在空氣中,引人回味。
避暑山莊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風景,形成了東南湖區、西北山區和東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構成了中國版圖的縮影。宮殿區建於南端,是皇帝行使極力、居住、讀書和娛樂的場所,至今珍藏著兩萬余件皇帝的陳設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莊這座清帝的夏宮,以多種傳統手法,營造了120多組建築,融匯了江南水鄉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為中國皇家園林藝術荟萃的典范。
避暑山莊周圍的寺廟由博仁寺、博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羅漢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喇嘛寺廟群組成,環列在山莊外的東部和北部的山麓,共占地47.2萬平方米。每處寺廟都象一座豐碑,記載著清朝統一和團結的歷史。這些寺廟的建築風格使漢、藏文化藝術融於一體,寺廟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著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萬件,共同構成了十八世紀中國古代建築富於融合性和創造性的傑作。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一個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同時又具有不同風格的強烈對比,避暑山莊樸素淡雅,其周圍寺廟金碧輝煌。這是清帝處理民族關系重要舉措之一。由於存在眾多群體的歷史文化遺產,使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勝、全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和四十四處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