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豐厚的惠山古鎮
日期:2016/12/14 10:08:41   編輯:古建築保護
始建於南北朝惠山寺,香火旺盛。無錫的標志性建築錫山龍光塔,始建於明萬歷間,是古鎮一景。唐代陸羽品宜茗者,惠泉第二,“天下第二泉”因之得名。惠麓一帶林茂石壑,泉水豐富,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美譽。
惠山歷來是無錫百姓永遠的家山。據史料記載,無錫惠山廟會由周秦時代臘祭演變而來,最初以祭祀神明為主,後發展成集吃、住、行、游、娛、購、宗教文化為一體的廟會民俗活動,是無錫人心中一張溫馨的老照片。惠山油酥,無錫特產,原名“重油燒餅”,別名“金剛肚臍”。以面粉、白糖、核桃仁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是歷史悠久、蜚聲江南的名特美點歷史上游惠山往往與廟會、香會聯系在一起,廟會是由來已久的民俗活動,在無錫習慣叫做“集場”。
廟會一般有神像出巡儀式,即迎賽神會,無錫地區俗稱“出會 ”。過去無錫廟會的高潮是,三月廿八城區八廟到惠山岳廟朝賀東岳大帝黃飛虎神誕,也叫“東岳廟會”。無錫的廟會中, 除七月廿五惠山“張大老爺”不出會外,其他各廟的“大老爺 ”都會出會。出會時,把“大老爺”抬出,前有旗傘儀仗為導 ,並有執事隸役簇擁,隨後有高跷、臂鑼、大刀、馬叉、茶擔 、輪車和扮演各種戲文的隊伍。
(編輯: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