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發現五百多年前禅寺文物
日期:2016/12/14 12:16:56   編輯:古建築保護雲板
大磐
鐵鐘
香爐
武寧縣石渡鄉柳山寺裡的一名居士在寺廟前的菜地挖菜時,發現了一絲異樣。居士小心翼翼地扒土,發現厚厚的泥土下面平整的鋪設了一層大約8平米見方的青石磚,心想地下可能有人特意埋藏了東西,居士搬開青石磚,看到泥土下面埋藏了一些鐵器之類的東西。居士立即把這個情況告知柳山開發項目的邱老板,邱老板讓居士停止挖掘,並及時與當地政府取得聯系。蘭淼松了解情況後,立即與武寧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商議,第二天上山開展挖掘工作。10月15日,在武寧縣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精心指導下,當地群眾自發投工投勞,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采挖,發掘出鐵鐘、香爐各一鼎,雲板一塊,大磬一個。
經過測量,大鐵鐘重600多斤,高1.4米,用水初步清洗,鐘的四周對應刻有“皇圖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16個大字,還有小字“柳尖夆禅寺弘治元年六月京山冶士王福(猜測)忠造”(弘治元年即公元1488年,弘治為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年號)。其中香爐高1.4米,口徑60厘米,上刻有“順義鄉三十四都”。挖出的四件文物中大體較為完整,但也有部分缺損情況,其中鐵鐘頂部有部分殘缺,香爐也有部分破裂,每件文物上都刻有大小字,只是因埋藏地下多年,很多字已腐化,需進一步清理等待專家考證。
武寧縣博物館館長周平告訴記者,從挖出的大鐘上刻有的“柳尖夆禅寺弘治元年六月京山冶士王福(猜測)忠造”這些小字,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些文物屬於明代文物,也可佐證現在的柳山寺在明代稱為柳尖夆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