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次現古代居民用水設施
日期:2016/12/14 12:14:31   編輯:古建築保護900年前就有集中供水系統
西湖景區傳來消息,西湖大道北面、湧金廣場後的紫城巷建設地塊發現杭州的古代居民用水設施。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順利完成該地塊的考古發掘和初步整理工作,發現宋元明清各時期房址、水井、水池、水溝、道路等遺跡多處,類型豐富。
從紫城巷考古發掘現場看,地面之下有一座井,青磚堆砌而成,呈正方形,邊長不到1米,尤其讓工作人員興奮的是:在井口一側的水渠中,橫臥一根木質(竹)管,跟現代的水管有幾分相似。也就是說,差不多900年前,杭州就有了集中供水系統。
“這一類遺址在杭州還是第一次發現。”考古所專家說,通過此次野外考古,實證了《鹹淳臨安志》古籍中對南宋臨安城關於引水設施的文字記載。
據《鹹淳臨安志》記載:南宋時期,臨安城引西湖水以供城內居民取汲,諸井曾“以木為管”。“遺跡中發現的木管水溝及與其溝通的兩口圓井、一口方池,與記載相符。”
此外,專家還發現,南宋時此地為諸井中鑷子井及其水口所在處,因此圓井、方池、木管等遺跡應與鑷子井有關。
宋版《鹹淳臨安志·京城圖》以文字形式,記載了南宋時期西湖六井水口(依次為:湧金池水口、鑷子井水口、相國井水口、楊家府水口、激賞庫水口、小方井水口)。古畫《西湖清趣圖》,目前藏於美國弗瑞爾美術館,對這六井水口,以圖像的形式非常清晰地進行了描繪。其中的鑷子井,與其他幾口井的形狀頗有不同,石砌紅欄,為一長方槽,位於兩列民居之間。
此類遺跡是杭州首次發現,在一定程度上以實物形式反映了宋代臨安城城市居民的用水情況。“這是杭州古代的一種集中供水系統。”杭州市考古所專家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