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肖溪古鎮的千年滄桑

肖溪古鎮的千年滄桑

日期:2016/12/14 19:23:40      編輯:古建築保護

 

    肖溪古鎮又稱唐宋古鎮。位於廣安的東北部,距市區約74公裡,與達州市渠縣交界,始建於明末清初,由於建築時代各異,故形成了紛繁、錯雜。別具一格的建築特色,總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沿著彎曲而平坦的鄉間公路走進古鎮,只見這裡山、水、鎮、寺合為一體。正如古鎮場頭牌坊對聯詩雲:“百年渺街戀幽篁獨領巴渝風景,千載摩崖留華賦盡書禹甸文明”。
  
  肖溪古鎮分新街和老街:新街是近十多年來新建的街道,新的樓房、新的水泥街道路面、新的住宅,包括政府、企業單位都建在新街;而老街依山傍水而建,全長450余米,南北走向,中間寬敞,向兩端逐漸變窄,成漁船形狀;肖溪古鎮從南向北酷似一條數百米長的巨船,正揚帆遠航。據專家研究,此乃受當地碼頭文化的影響所致,屬罕見的“旱船”式建築奇觀。老街的另一特色是街檐寬敞,最寬處單側達八米之多,成對稱形,恰似一條長長的涼亭,均有遮蓋。


  古鎮街道全是青石鋪地,古色古香,但隨著歷史的延伸,已顯現出漫長的歲月和歷史的滄桑。沿街道兩側建有平房數百間,房捨多為穿逗—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以四合院、單體建築為主的木結構明清建築,一般是一樓一底,前店後宅的格局,絕大多數有天井;灰瓦、白牆,具有濃郁的川南民居民俗風格。臨街的木柱或直或彎,支撐著寬敞的涼亭。有的木柱看似彎曲傾斜,有搖搖欲墜之感,然而,它雖飽經幾百年風雨卻穩如磐石。


  
  古鎮依山傍水,“竹林、流水、人家”和“小橋、渡船、寺廟”,形成了一方獨特的田園、山水風光,讓游人如入恬淡寧靜的世外桃源。古鎮人純樸、好客,無論老人、婦女還是幼童,與之交談,他們都毫無戒心,總是侃侃而談;如若攝影拍照,他們總是積極配合,毫無忸怩做作之態,樂於滿足遠方來客獵奇、探幽的欲望。
  
  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經濟比較落後,古鎮顯得有些冷清荒涼,但卻不失蒼涼之韻。平日裡,古鎮上所見行人稀少,偶有納涼的老人坐在竹制的“馬架椅”上閉目養神;太婆、婦女們三三兩兩或坐在一起飛針引線,或閒聊、拉家常;三兩稚童或爬在低矮的木凳上做作業,或在小街上戲耍;而近處屋內卻不時傳來打牌、搓麻將興奮激昂的吆喝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