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古胥毋山,距江蘇蘇州西南四十公裡,為太湖七十二峰之一。雕花樓坐落於東山鎮上。《吳中勝跡》:“雕花樓於1922年興工,用二百五十余名工匠晝夜施工,歷時三年,花去黃金三千七百四十一兩。”雕花樓原是私家宅園,全樓的梁、桁、柱、檐通飾磚、石、木雕和鑄鐵裝飾。磚、木浮雕,十分豐富,在江南的現代建築中,僅為一例。雕花樓,是義縣香山建築雕刻(吳縣香山以營造宮式建築著稱,香山建築雕刻工匠,在江南一帶素稱“香山幫”)的代表作,是研究中國近、現代民間雕刻藝術傳統、地方流派和技法難得的實物。木刻浮雕,內容取材於《三國演義》、《二十四孝》、《西游記》和傳統寓意圖案。據傳,雕花樓木雕,是出於香山木雕藝人周雲龍之手。
蘇州東山“國寶”修繕景觀 雕花樓面貌一新喜迎客
地處國家級風景區太湖東山的著名景點雕花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山幫古建”的傳世代表作品,並因其雕刻精致、保存完好的磚、木、石“三刻”藝術,已被列為中國文化遺產和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珍惜這一“國寶”榮譽,東山雕花樓加大了對古建築的維修保護力度。
磚雕門樓 攝影/馬傑
近日,先後投資百萬余元,首先是按照“國寶”文物的要求,邀請專業部門,組織對古建築“防雷擊、電器線路、消防設施、監控、總體規劃”等五個重點項目的規劃設計,在硬件和管理上確保對古建築的安全保護長遠規劃;其次是針對古建築的損壞程度,聘請當初建造雕花樓的“香山幫古建”傳人藝匠,及時對大樓的前樓、後樓、暗三樓、花園、狀元府第等進行全面維修,恢復和保持了大樓的民國建築風貌;再次是為向海內外游客更好展示“國寶”景點的靓麗形象,在硬件上鋪設更新了二樓及暗三樓的地毯,為景區花園“孩兒蓮”等13棵古樹名木換上了古色古香的竹簡形“身份證”,修繕開放了原主人為其母親建造的花園佛樓景觀,將原古建築外綜合樓改造為景點配套的“售票、導游講解、商場、茶室”游客服務中心,同時更新改造了達4A級標准的公共衛生間。在軟件上景區導游講解員統一穿著傳統唐裝服飾,並實行全程講解40分鐘的優質導游服務。 “國寶”雕花樓景點硬件和軟件服務面貌的改善,提升了雕花樓景點的品牌形象,贏得了海內外游客的好評和青睐,進入冬季以來,景區游客量比同期增長達20%。資料:
蘇州吳縣西南之洞庭東山,地在太湖之濱,湖水浩瀚,峰巒毓秀,山水相映,風光可謂勝絕;山產名茶(碧螺春)名果(枇杷、楊梅、紅桔),湖藏太湖三寶(銀魚、梅齊魚、白蝦),更有肥美鮮嫩的白魚,勝似蟹脂的莼萊,物產可謂豐富。東山,自古即為一大旅游勝地,明清以後,達宮顯貴,地主巨賈,當地富戶,紛紛擇地營墅,築園自娛,雕花大樓即其中之一。
雕花樓乃一聞名中外的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周圍銀杏樹林立,桔園毗連,環境幽雅,是吳縣市委人民政府在東山的接侍窗口。雕花樓賓館早在50年代,就是震澤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的招待所,後轄吳縣市,對外為“吳縣高千招待所”和“吳縣市人民政府東山招待所”。1994年元月正式更名為“吳縣市雕花樓賓館”。
雕花大樓,原名春在樓,取“向陽門第春常在”之意而名,在東山鎮南光明村,因主樓梁桁門窗等有精細雕刻,俗稱“雕花大樓”。其樓宇高大宏敞,富麗堂皇;雕刻匠心獨具,鬼斧神工,既堪實用,又可觀賞,乃金錫之、金植之兄弟的一座莊園式的仿明建築。金家祖業本不厚,經金氏兄弟經營,短短十幾年即便發跡,一躍而成東山最大的地主。金氏兄弟為眩耀富有,於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五年,以三千七百四十一兩黃金的代價,挑選上等優質材料,遍邀能工巧匠,建成東山首屈一指的雕花大樓,游人流連其中,珠光寶氣,輝煌奪目,猶如置身上界瓊樓玉宇。
雕花大樓周圍,有高而陡峭的護牆,刷以黑色瀝青,遠遠望去,烏黑油亮,俨然黑色城堡。東大門為一磚雕門樓,題額“天錫純嘏”四字,意即天賜純金之福。門樓上、中、下三枋分別平地浮雕靈芝、牡丹、菊花、蘭花、石榴、蝙蝠、佛手、祥雲等物,含有“長生、富貴、多子、福氣、菩薩保佑”等意思。脊頂正中置一豆青古築方盒,植以萬年青;並塑有“獨占鳌頭”和“招財利市”等人像。入門再觀門樓,門樓內部中央正方刻有陽文楷書“聿修厥德”四個大字,它與門樓外部的“天錫純嘏”互相照應。磚雕技藝,精湛至極。上層“八仙上壽圖”、王母、壽星居中,八仙飄然赴宴;中層為“鹿十景”,臥、立、跳、跑,姿態各異;下層則是郭子儀八十壽慶。三根望柱上分別圓雕“福祿壽”三 尊坐像,以示三星高照,其樂無窮。門樓左側兜肚圓雕“堯舜禅讓”以喻為“賢”:右側兜肚圓雕“文王訪賢”,以喻為“德”。整個門樓,雕刻著十幾組戲文圖案,雕塑組畫,層次分明,形象生動,含意隽永。
雕花大樓,外觀二層,實為三層,第三層采用縮進兩檩法,隱於其上,庭中仰望目不可及,登樓可遠眺東山風光。前樓東側有亭上亭,不必下樓即可進入亭園,俯瞰園景,乘涼賞月。門窗欄桿,分別刻以松鶴延年、太公八十、子儀慶壽、鳳穿牡丹、和合二仙、二十四孝、八仙過海、三國演義及西廂記等圖案;門的上棂刻有“壽”字,下檻插銷形蝙蝠,拉手狀古錢,蓋取“抬頭有壽,腳踏有福、伸手有錢”之意;樓上的玻璃,有紅、黃、藍、綠之分,透過玻璃向外遠眺山谷田野,可覺四季風光不同。整個建築的梁、桁、柱、檐,亦都雕以花卉或翎毛。傳說,雕花匠是個年輕人,生過天花,然技藝高超絕倫,凡人物山水,花鳥蟲魚,只要經他手雕刻,無一不神形兼備,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雕刻最細致最浩繁的要算主樓下的大廳。所有梁、柱、窗、柵無所不雕,無處不刻。僅梁頭就刻著幾十幅三國演義組畫,窗框刻有全二十四孝組畫。大廳雕有178只鳳凰,又稱鳳凰廳,給人以琳琅滿目的美的享受。游雕花大樓,自當以觀賞雕刻藝術為本,然樓北之小花園,面積雖小,卻盡收江南園林之精華。小花園呈狹長方形,園內建築山水均取其半,在蘇州園林中獨樹一幟。園中亭台樓閣安排精巧,水池假山疏密有致,以翠竹石筍寓意春色,荷池小橋點綴夏日,紫薇玉桂渲染秋景,天竺臘梅襯托寒冬,四季景色皆佳美。曲折迂回的假山還堆出十五種動物形狀,形似神似,妙趣橫生。
雕花大樓是一座具有南方風格的集現代雕刻藝術大成的民間住宅,在木雕、磚雕、石雕、建築構思、造園藝術上集中反映了吳縣香山匠人的智慧和才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該樓被譽為“江南獨一樓”,在這裡還拍攝過60多部電影和電視片,故又有“天下第一影視樓”之稱。
蘇州城內還有四處雕花廳樓,藝術價值與建築水平極高。北張家巷九號沈宅內,有兩座精巧別致的小型雕花樓,比東山雕花大樓早建七十多年。整個樓廳,雕有雲彩、花卉及飛禽走獸。底層廊檐下,六根角撐上,刻有成對的獅子頭、蝙蝠及仙鶴含靈芝等凸雕裝飾,圖形十分纖巧秀麗。所有窗格,花紋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