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江津區文物管理所獲悉,近日在位於鼎山街道鼎山廣場後面一施工工地現場發現一座古墓。該古墓位於艾坪山半山腰,古墓通體石制,保存較為完好。
“施工現場開挖掘機的駕駛員在作業時發現稀泥下面難以下挖,於是和同事一起下車查看,發現是一座古墓之後立即報了警。”在現場進行保護的民警說道,他們對古墓進行了24小時看護,確保古墓不受到人為損壞。
隨後,來自重慶市的文物專家對石墓進行了初步發掘,並將相關物品運往重慶,將會用科學儀器進行進一步檢測,評估古墓的價值,探究古墓的主人。

古墓朝代成“謎”
“這個墓肯定不是元朝的,元朝漢人不會有這麼好的石墓。”“這個墓有可能是宋朝的,宋朝江津航運發達,有很多有錢人,才會蓋這麼好的墓。”在古墓周圍,不少感興趣的市民前來圍觀,大家紛紛對古墓的朝代進行猜測。
“根據古墓上石刻的技法,我們初步判斷古墓是宋代的。”江津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張亮說道,這個古墓經過精心裝飾,石墓上刻有雕像、文字等內容,保存較為完好,需要對發掘出的陪葬品清理、鑒定,才能進一步確定古墓的朝代。
是否存在墓群
在發現古墓的施工現場,古墓下方散落著大型石塊,古墓僅露出墓室正前方,這究竟是單一墓葬,還是石墓群?
“我們將對石墓及其周邊進行進一步發掘,發掘之後才能確定是否存在墓群。”張亮告訴筆者,從目前情況看,石墓為單一墓葬的可能性較大,無論是否存在墓群,該石墓的出現將對研究當時江津的歷史有著科考價值。
墓主身份暫不能確定
據鼎山街道文化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雖說該古墓的墓石風化程度並不高,保存也比較好,但是古墓被發現時已被嚴重破壞,墓道也已不見了蹤跡。
“從古墓的規模及建造特點來看,墓主人在當時應該具有一定財力。”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道,由於現場沒有發現有效信息,目前,墓主的身份是官還是民暫時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