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古沉船明年3月修復完工
日期:2016/12/14 12:28:42   編輯:古建築保護
今年6月,古沉船修復小組的技術專家尚津濟介紹沉船的挖掘和修復情況
今天,大眾網記者從菏澤市文物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獲悉,因天氣寒冷,修復藥液效果不佳,原定於12月底完工的菏澤元代古沉船修復工作,需推遲至明年3月。記者此外還獲悉,古沉船被發現之初,差點因擔心菏澤無保護條件被省考古研究所“搶”走。
僅剩最後一道工序明年3月可修復完工
據悉,菏澤古沉船由具備相關資質的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全面主持實施。今年6月,據古沉船保護修復項目組技術顧問尚津濟介紹,因古船左側木制基本腐朽,技術人員通過保存相對完整的右舷作為依據,對比復制了左舷,整個修復工作需經歷脫水、清洗、回潮、脫鹽、補全、加固等多個環節。
據魯西南民俗博物館館長、菏澤市文物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啟龍介紹,一周前,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荊州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吳順清帶隊來菏澤進行古船的修復工作,但當他在船板上做了實驗後,發現因溫度低,藥液效果不好,只得明天3月天暖後再進行修復工作。
“這是最後一道修復工序,主要是對舊船板的封護,相當於加層保護膜,以後船體就不會變質了。”張啟龍說。
誰挖掘歸誰保管古沉船險被“搶”走
此外,張啟龍對大眾網記者透露,剛發現古沉船時,山東省考古研究所上午10點得知,下午3點就派人趕到菏澤,表示願意出300至500萬元,負責沉船的挖掘工作。對此,張啟龍婉拒對方,因為當時他已得知古船內有元青花等文物,尤其龍紋梅瓶,是建國以來國內發掘的第19件,在山東僅此一件,據專家估算價值約1.5億元。
張啟龍說,文物系統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誰出錢發掘,國家或省文物主管部門就指定誰為收藏管理文物的單位。按照《文物法》規定,菏澤現在只是臨時保管沉船及文物,需等考古報告發布後,由國家或省文物主管部門正式指定保管單位。
“無論在哪裡發掘的文物,都是屬於國家的,但如果把古船及其中文物留在菏澤,必將成為菏澤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張啟龍表示,在此應該特別感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關注,為了留下這張名片,多次向省裡呼吁、請示,最終為菏澤的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