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發現還是破壞 “世外桃源見光死”

發現還是破壞 “世外桃源見光死”

日期:2016/12/14 10:12:05      編輯:古建築保護

  “麗江死了!”讓全世界都知道了納西古樂的傳奇人物宣科,3年前就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我把周莊給害了。”陳逸飛一幅《故鄉的雙橋》讓周莊名聲大噪,但是最後他卻不得不說出這樣痛心的話。

  “你再不去婺源,可就晚了。”紛紛背起行囊的驢友們不忘撂下這麼一句。

  周莊、麗江、陽朔、鳳凰……一個個絕世而立的古鎮,曾幾何時,她們還生活在自己安靜而閉塞的歲月裡,不知秦漢不知魏晉不知古往今來,仿佛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少女。然而,往往是一次偶然,讓這些小鎮聲名鵲起,驚艷四方,此後便游人如織,不得安生,往日的平靜一去不返。

  現代生活的煩躁,讓我們不斷地去發現這樣古老安靜的小鎮,來尋找一種本能的寧靜,然而,來的游客多了,小鎮就這樣慢慢地變味了。驢友們將這樣的情況形象地稱之為“見光死”,那麼我們是否有辦法避免這樣的“見光死”呢?

玉龍雪山腳下的麗江是不少人的夢裡天國

  尋找世外桃源

  從陶淵明開始,尋找世外桃源就成了我們所有人的一個夢想。現代生活的壓力,讓這種逃脫的沖動顯得更加強烈,商業化的旅游運作開始讓不少人反感,反璞歸真、追尋原生態旅游的潮流開始或明或暗地湧動,跟隨驢友的腳步,我們發現了一個個夢中的世外桃源。

  周莊、麗江、陽朔、鳳凰、稻城……這些小鎮裡面,有些就在我們身邊,有些卻在遠方,但是她們的共同之處就是其遺世獨立的景致和民俗文化。

  江南小鎮的小橋流水,納西族悠遠寧靜的生活,還有稻城山岳的蒼茫。都讓我們驚歎不已,留戀在山水之間,凡塵俗世就這樣被拋在了身後。

  無數的游客慕名而至,紛亂的腳步踩碎了千百年的寧靜,世外桃源開始走向一條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道路。

  “見光死”的古鎮

  一個個美麗的小鎮,被發現了、被熱愛了,被越來越多的人熱愛了、被毀壞了、被拋棄了。有人說,這是一個神奇的吊詭,荒唐又合乎邏輯。

  先是探險隊,後是背包族,然後來旅行團,然後……沒有然後了。一次次的輪回,一次次的循環……3年,或者5年,我們用來發現和重新遺忘這些美麗小鎮的時間。問題是,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地方。

  發現還是破壞,這是個問題。

  驢友們為了反商業而發現了這樣的古鎮,然而,卻帶動了古鎮的商業化,游客找到了這樣的美景,卻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毀掉了這些美景。都市裡的人們來到古城古鎮,本為尋找古老的流風余韻,奔著那原汁原味而去,一不留神卻因為太熱烈的追捧而擠走了原住民,在別人的庭院裡反客為主,把那裡變成外鄉人互相討價還價的集市。

  也許正是從“世界文化遺產”的桂冠收入囊中之時,麗江的衰敗就開始了。70多歲的宣科讓我們知道了納西古樂和那個楚楚動人的麗江,然而,如今商業化和四面八方洶湧而至的游客卻讓麗江不再平靜。原始的麗江正逐漸逝去,甚至連玉龍雪山也悄然改變了模樣。老人搖搖頭,無奈地說了一句:“麗江死了!”

  目前居住在麗江古城裡的,80%都是外地人,當地人把鋪面房租給這些外地的生意人,自己搬到遠離麗江的地方,蓋別墅奔小康去了。已經有學者認為大理、麗江的民族文化開始顯現出“空心化”。在那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日見稀少,許多民俗活動只是商業行為,而不是當地人生活的真實反映。

  陳逸飛用畫筆喚醒了沉睡九百年的古鎮,但他最終也只能痛苦地說:“我把周莊給害了。”

  逃過了900年兵荒馬亂、風風雨雨的小鎮,最後卻躲不過商業開發這一劫。如今,只有0.47平方公裡的周莊早已不再像當初“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一樣的封閉,現在周莊單賣“萬三蹄”的商鋪就有60多家,絲綢店有278家,還有數十家“古董店”,幾百家飯店。過度的商業化使得周莊在前年甚至遭受到全國百家旅行社的集體封殺。在江蘇省為“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立法討論時,周莊成了“過度旅游開發導致建設性破壞”的反面典型。

    爭議:保持原狀還是繼續開發

  對於這些原生態的古鎮和景區,是保持原狀還是繼續開發,這個爭論一直在持續。

  在尋找寧靜和原生態的游客看來,最好的情況當然是保持當地最原始的風味,這樣才能在古鎮忘記城市。然而,在當地居民看來,洶湧的游客也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他們的生活得以迅速改善。

  很多人表示,不能為了旅游者的願望,而讓當地人保持原來的生活水平。古老的文化傳統值得紀念,但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也許正想擺脫這些束縛。

  一些網友的論點則更加鮮明:“任何人都有權利追求更富裕更舒服的生活,商業化也無可厚非。難道只是因為我們希望看到傳統文化希望得到便宜的服務,人家就要一輩子住在陰暗潮濕的黑屋子裡,過著與外界隔絕的生活嗎?”

  這不禁讓人想起前幾年,額爾古納河一帶的漠北游牧民族,受現代經濟、文化的沖擊,將面臨放棄他們傳統的狩獵和游牧生活,有些學者為此哭泣。當時有人說,這些學者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可以經常坐飛機到處享受生活,他們可以在都市文明中感受小資,他們可以不為小孩的教育經費煞費苦心……他們有什麼權力要求游牧民族保持這種落後的生活狀態?難道是為了滿足自已思古的需要?

  對於麗江的商業化帶來的某種意義上的“淪落”,不少人感到有些難以接受,但是,如果能給當地百姓帶來幸福和快樂,也許我們應該更寬容地看待此事。

  雖然爭論還在繼續,但是一些保護的措施也已經在嘗試當中,周莊目前已經成立了古鎮保護基金,確定每年門票收入的10%專門用於古鎮保護。這種以旅游促進保護的方式也得到了業界的肯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