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南鑼鼓巷原樣恢復老建築 未來或成步行街

南鑼鼓巷原樣恢復老建築 未來或成步行街

日期:2016/12/14 18:58:06      編輯:古建築保護
 清末五大當鋪之一的萬慶當鋪、老北京內城最高點的“水准點石碑”、齊白石老先生的故居……南鑼鼓巷裡印刻著北京古老記憶的老建築,正“原汁原味”逐步恢復,向中外游客展示京城的歷史和文化。

  齊白石故居將開放
  近日,東城區交道口街道辦事處舉行了南鑼鼓巷文化發展論壇,該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位於南鑼鼓巷雨兒胡同的齊白石故居已修繕完畢,明年將作為紀念館對公眾開放。據介紹,齊白石故居位於南鑼鼓巷雨兒胡同13號,是新中國成立後政府部門為齊白石配置的居所。
    據介紹,該宅院建於清代,13號院僅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較完整的單體四合院。坐北朝南,倒座房兩間。院內南、北、東、西各有三間房屋,均為硬山頂合瓦過壟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間有雀替,盡間上有倒掛楣子,下有坐凳欄桿。各房墀頭處均有精美的磚雕圖案,各廊間的走馬板處有書法篆刻磚雕,北房明間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聯。磚、木雕飾具有較大價值,1986年成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50年代齊白石遷出後,其故居曾被辟為齊白石紀念館,但在“文革”中被撤銷,故居變成了大雜院,目前建築的修繕、房屋內部的裝修已經基本結束,很快就可以向市民開放。
    三處歷史遺存展示京城文化
  交道口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齊白石故居外,南鑼鼓巷還將保護、逐步恢復更多的歷史建築物,把南鑼鼓巷打造成“原汁原味”的北京名片。
    目前,萬慶當鋪已經恢復了當年的外立面和大門。據介紹,萬慶當鋪曾是京城五大當鋪之一,始建於清末。民國時萬慶當鋪衰敗關門,店鋪前蓋了小房遮住“萬慶”二字。“原來並不知道這裡是萬慶當鋪舊址,在整修過程中,外面的磚拆下去了,才看到裡面老當鋪的鐵門和字號。”該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萬慶當鋪門臉已重新整修,灰磚砌成近3米高的牆體,中間門上由石頭刻成繁體“萬慶”二字,向游人展示南鑼歷史。
    此外,位於南鑼鼓巷的“水准點石碑”也已恢復。石碑高1米,寬0.2米,漢白玉制成,镌刻著“測北京水平”的字樣。“這處石碑是民國時期所立,當時的歸國留學生利用國外最先進的儀器進行測量,建立了本市第一批80余塊水准點石碑,目前這種石碑在全市不超過3塊。”該負責人介紹說,這塊石碑標注的是老北京內城的最高點,海拔49米,目前已經成為南鑼鼓巷的一處景點。
    在菊兒胡同西口還有一處石文化展示區,舊時石碑、石墩、上馬石下馬石等均在此展出,“通過這些不會腐朽的藝術讓人們更多地了解老北京的文化。”該負責人表示。
    未來或成步行街
  為了更好地保護、開發南鑼鼓巷,未來這裡或將成為步行街。“現在南鑼鼓巷人車混行,根據長期規劃,南鑼鼓巷將被建設成為一條步行街。”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這裡是南向北的單行道,但在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4點、周末下午5點都會分時限行,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今後將考慮改成步行街,不僅對老建築起到保護,更保障游客的安全。”
    保護好老胡同的歷史風貌,東城區還將逐步完善街區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通過“微循環”即產權置換等方式,騰出一部分房屋、院落作為經營場所,形成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
       此外,南鑼鼓巷南口明年底還有望修建一個地下停車場,方便游客停車的同時減輕人車混行的不便。前圓恩寺胡同也將建設一處有100個車位的停車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