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浙江:杭州發現世界最早水壩

浙江:杭州發現世界最早水壩

日期:2016/12/14 12:12:59      編輯:古建築保護

被當地人稱作石塢的土坡,實際是水壩遺址

    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

    良渚古城,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內,此次確證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位於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條堤壩組成。這些堤壩根據形態和位置的不同可分為長堤和連接兩山的短壩,其中短壩又可分為建於山谷的高壩和連接平原孤丘的低壩。

    早在上世紀90年代,考古人員就曾發現其中最長的一條水壩遺址——塘山遺址。2009年開始,10條水壩遺址陸續出土,它們與古城北面的塘山遺址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水利系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領隊王寧遠介紹稱,有兩重證據可以證明這些水壩是良渚時期的。

    “一方面,我們把7條壩體的樣本送去北大(北京大學)實驗室裡進行碳14檢測,結果顯示,時間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間,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除數據之外,我們還在老虎嶺,發現壩上有一條良渚時期的溝,裡面有良渚文化的陶器碎片。”王寧遠說。

    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的確證,是中國古代水利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將中國水利史的開卷從“大禹治水”提前到了“良渚文明”。

    “它(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與埃及和兩河流域早期文明以渠道、水窖等以引水為主要目的的水利系統形成鮮明對照,體現了東西方稻作文明和麥作文明不同的特征。這也讓華夏文明有了同時期堪比埃及、兩河文明的水利系統。”王寧遠說。

    王寧遠表示,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現,都與治水活動密切相關,良渚古城是中國最早進入國家形態的地點,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良渚古城外圍的水利系統和古城在空間和時間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對研究良渚古城的出現和發展乃至中國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龐大的規模和先進的技術更進一步證實了良渚社會已進入王國階段。

    “該水利系統的確認證實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結構,由內而外依次為宮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圍水利系統。其價值可與同時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王寧遠說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