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東四三至八條、南鑼4條胡同 將區域騰退修繕

東四三至八條、南鑼4條胡同 將區域騰退修繕

日期:2016/12/14 11:11: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法制晚報訊(文/記者 馬曉晴)今天上午,北京市東城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東城區人民政府代區長李先忠在會上表示,2016年東城區將對東四三至八條、南鑼鼓巷周邊胡同的平房區進行區域性整體騰退修繕。實施故宮周邊等重點地區以及主次干路架空線入地工程。北京游樂園將修復提升為生態景觀,並力爭向社會開放。

【焦點1】 東四三至八條、南鑼4條胡同 區域性騰退修繕

        法晚記者了解到,2016年東城區將推動歷史文化街區的綜合治理,在東四三至八條、南鑼鼓巷四條胡同修繕整治試點項目的基礎上,啟動平房區綜合治理,努力打造“歷史文化精華區”,形成 “點、線、面”結合的整體保護格局。

        東城區區委書記張家明曾表示,東四三條至八條位於東四西片平房區,該區域胡同排列整齊,四合院布局規整,是老北京城典型的傳統四合院區,文化底蘊豐富。1990年11月,東四三條至八條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認定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區”(全市共25片),更於2015年4月被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

        據了解,歷史文化街區有平房14萬間、244萬平方米。共9.8萬戶約30萬居民居住在平房區,其中三、四類危舊房約占平房總量的70%。平房區環境髒亂差、開牆打洞、私搭亂建等現象和安全隱患十分突出,聚集了大量從事“五小”行業的外來人口,以租賃房屋形式開展經營的比例高達九成。

        此外,2016年完成朝內大街81號、新革路20號、宣仁廟等文物修繕,完成玉河南區河道景觀恢復整治。推動東堂子4號、6號和清華寺二期騰退修繕。實現陳獨秀舊居對外開放。

【焦點2 】 北京游樂園改造為生態景觀

        停擺了5年的北京游樂園終於有了新規劃。為了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東城區將修復提升北京游樂園原址生態景觀,並力爭向社會開放。

         2010年6月17日,北京游樂場正式停業,在春節廟會期間,北京游樂園 甚至“轉型”成為龍潭廟會臨時停車場。

        去年,中關村東城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人曾表示,原北京游樂園水面、綠地等公益性質用地將保證主體不變,用途不變,其余土地將與產業用地統一規劃管理。

        目前,園林綠化工人開始定期對園內的植被進行維護,至於何時可以向公眾開放,目前尚未確定。

【焦點3】 故宮周邊重點地區 實施架空線入地工程

        今年,東城區還將實施故宮周邊等重點地區以及主次干路架空線入地工程。推進供暖系統並網改造。實施簋街市政綜合改造。協調推動地鐵8號線三期、17號線和機場線西延相關站點建設,完成7號線、14號線站點紅線內搬遷。

        推進體育館西路、革新南路等8條微循環道路建設,實施東直門北中街等5處擁堵節點改造和15條道路大中修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2016年,東城區計劃清理地下室和群租房2.2萬平方米,拆除存量違法建設4.5萬平方米。引導促進東華門夜市、簋街、南鑼鼓巷調整升級。淘汰“七小”業態,引入便民服務連鎖經營品牌。

【焦點4 】 全面推行社區“准物業”管理

        去年,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在轄區內的兩個胡同社區試點准物業管理。胡同內實現了以社區和居民自管會為主導、由專業物業公司來管理的模式。停車難、環境亂等“胡同病”得到了有效緩解。

        今年,東城區將全面推行平房區、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管理模式。以公共空間管理為突破口,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建立健全服務管理標准,重點做好維修維護、停車管理、環境衛生、安全防范等工作。發揮物業管理企業專業化優勢,強化街道監督職能,形成政府部門、物業企業、居民自治組織權責清晰、高效互動、有機協調的新型管理體制。

(來源:法制晚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