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挖出10來座古墓 主人身份待確定
日期:2016/12/14 12:27:11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在市區同德醫院後面的山上,發現了古墓,聽說墓裡有不少明朝和清朝的東西。”昨天上午,溫州市民馬報料。記者趕到現場後得知,溫州市文物部門在對廣化南路鹿城段道路工程隧道工地勘探過程中發現10來座古墓。這些古墓的年代多為明清時期,墓主身份和具體文物價值還有待確定。
碰到窯址調整線路
施工現場的入口處貼著一張通告,是鹿城區松台街道辦事處在3月4日貼的。公告稱,因市重點工程——廣化南路鹿城段道路建設需要,對該工程位於景山北麓(雙橋村橋下自然村)無墓志銘的私墳進行遷移,提醒涉遷墳墓的戶主及時與松台街道聯系。
發現古墓的地點距離廣化北路不遠,是規劃中的廣化南路鹿城段道路工程中的隧道工程施工地點。據介紹,本來廣化南路鹿城段打算從廣化北路直接往南延伸的,但這樣就會穿過正和堂窯址(位於鹿城區松台街道雙橋村上橋自然村,為唐宋瓯窯窯址),於是有關方面調整了線路,在窯址東南面建設控制范圍外穿過。
工地勘探中發現古墓
記者了解到,3月中旬,我市文物部門對隧道工程地點進行勘探,發現了10來座古墓。專業人員稱,這些古墓都是券頂(頂部呈拱形)磚室墓,古墓內僅有墓釘、少量瓷器等隨葬品。根據古墓形狀、隨葬品等情況初步判斷,這些古墓為平民墓。
由於這些古墓沒有墓志銘,工作人員對每一座古墓進行拍照,並將相關情況做了詳細登記,作為無主古墓拆除,並對古墓內發現的墓釘、瓷器及瓷器碎片等開展研究。
等待墓志銘“開口說話”
昨天挖到的一座古墓,被認為可能比較有價值。記者在現場看到,3名施工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對一座古墓頂部的泥土進行清理,現場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工作人員在指揮作業。
昨天挖掘到的這座古墓也是一座券頂墓,分為三穴。這三座墓穴所葬的人到底是什麼關系,尚不清楚。跟近段時間挖掘到的古墓不同的是,在這座券頂墓最東側墓穴外,嵌著一塊高約70厘米、寬約20厘米的石頭墓志。但墓志銘文朝裡側,要看到墓志銘,必須把這塊墓志卸下來。
據了解,墓志銘上的文字一般會記載古墓主人的生平、身份等。專業人員稱,近段時間,施工隊將加緊對該處進行勘探施工,等外部清理干淨,拍好照後才會移動墓志,以此來推斷古墓主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