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六團一營三連戰士周萬順是窦家山戰斗的紅旗手,在進攻中,胳膊負傷,他仍然高舉紅旗向前沖去。這場戰斗,消滅敵人3000余人,保證了六十三軍主力沿西蘭公路直插蘭州東門。
去年,榆中縣委黨史辦公室在和平鎮大山頂村發現了一處保存完整的解放蘭州時的戰斗遺址——窦家山主陣地戰斗遺址。
該陣地位於和平鎮大山頂村。陣地上遺存有深5米、寬6米、長600米—1000米的塹壕3道,深4米、寬5米、長500米的交通壕1道,寬1.5米、深1.6米、長600多米的戰壕(含單兵掩體)1道;有保存完好的暗堡1座,碉堡殘址10多處;有兵營遺址2處;建築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陣地面積75萬平方米,是目前發現的蘭州戰役中保存最完整的戰斗遺址。
據了解,1949年8月25日,該陣地守軍是馬步芳的“王牌師”八十二軍一○○師二團和其警衛部隊青海省保安一團。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六十三軍一八九師以五六六團和五六七團三營實施主攻,五六五團配合主攻,五六七團一、二營為二梯隊。25日10時20分,我強大的炮火向窦家山守敵發起進攻,但炮火只摧毀了敵人的前沿工事和防御設施,而地堡工事的火力點射出的彈雨壓得戰士們抬不起頭來。五六六團二連副連長王勇祿抓起兩個手雷,沖向地堡。在彈雨中,他身體多處受傷,艱難地匍匐爬行,終於,他把手雷扔進了地堡,暗堡炸毀了,部隊前進了,可王勇祿倒在血泊中。
五六六團一營三連戰士周萬順是窦家山戰斗的紅旗手,在進攻中,胳膊負傷,他仍然高舉紅旗向前沖去。敵人的槍炮集中射向紅旗,紅旗上出現十幾個彈孔,旗桿也被打斷,周萬順在將要倒下的時刻,將紅旗插在窦家山山巅。
目前,榆中縣委黨史辦正在與省市黨史、文物部門聯系,爭取保護並開發這個蘊含著革命前輩不朽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革命情操,見證了人民解放軍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巨大犧牲的革命遺址,使其充分發揮對黨員干部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