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入新階段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入新階段

日期:2016/12/14 10:02:38      編輯:古建築保護
  蘇州1月30日電(黃建萍 記者江迪)歷時一年,古城牆修復工程平門、阊門、相門三個試點區段已在日前完工迎客。這三個區段只是蘇州古城牆修復的試點,此次修復的古城牆總長雖只有1500米,卻使無數的老蘇州人圓夢,標志著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近十年來,圍繞著蘇州古城牆修復這一議題,歷屆市政協和廣大委員積極鼓呼,付出了許多智慧與心血。
  歷史上曾綿延15公裡的古城牆是蘇州歷史文化名城最具風貌特色和歷史價值的標志性建築之一,更是老蘇州人揮之不去的一種文化情結。上世紀50年代蘇州和許多老城一樣沒有完整城牆。到上世紀80年代末,古城牆幾成廢墟。
  2004年,蘇州提出了蘇州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申請。沒有牆何來城?城牆不保護,申遺成為一紙空文。加強古城牆保護,漸漸成蘇州社會各界的共同願望。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也為城牆的保護修繕而奔走呼吁,建議采用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確蘇州城牆及其遺址的保護問題。
  保護修繕古城牆,蘇州市政協委員更是“緊追不捨”。在2004年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和2007年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黃銘傑先後兩次就蘇州古城牆保護立法問題提交提案。在2009年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城鄉委提交了集體提案《關於蘇州古城牆保護應盡快予以立法的建議》。2011年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高福民等32名市政協委員提交了聯名提案《蘇州古城牆的保護及逐步重點恢復》,提出了從“十二五”開始,適時、分段、逐步重點恢復修建蘇州城牆的建議。就是在這次大會上,市政協城鄉委再度以集體提案名義疾呼“加快專項立法加大保護蘇州古城牆的力度”,還在大會發言時以《分類分級保護和修復古城牆,為古城申遺創造必備條件》為題,引經據典詳細闡述了對蘇州古城牆要進行分類分級保護和修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委員的呼聲引起蘇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期間,在與委員們深入討論後,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批示要求,市政協派員會同市規劃、住建局一起實地勘察,先搞修復保護試點工程,然後市委、市政府現場辦公,確定具體修復保護方案。
  市政協全會一閉幕,市政協迅即成立專題調研組,多次邀請市區有關部門、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座談,廣泛征求意見,多次現場踏勘。幾易其稿,市政協形成了《關於古城牆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的幾點建議》,並對古城牆修復試點工程的選址提出了在相門、阊門、平門三個區段試點實施的建議。
  2011年4月6日,這份建議報送蘇州市委、市政府。4月11日,蘇州市委召開古城牆修復利用試點工程現場調研會,蔣宏坤帶隊實地踏勘了阊門、平門、相門段幾個節點現狀,聽取了市政協的匯報,原則同意市政協提出的建議。他還提出,修好這三段城牆,要把修復保護古城牆與保護、挖掘、彰顯歷史文化結合起來;把修復保護古城牆與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結合起來;把修復保護古城牆與周邊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把修復保護古城牆與社會效益、項目效益結合起來,體現原真性、科學性、價值性。會上,古城牆修復的“時間表”正式敲定——2011年8月底前做好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2011年10月1日前正式動工,2012年10月1日前竣工。
  這一決策引發各界好評。與會的市政協委員、文史專家徐剛毅興奮地說,這次啟動修復古城牆決心之大,標志著蘇州古城保護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修復工程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2011年4月27日,時任蘇州市市長閻立,十二屆市政協主席王金華率隊現場調研,研究討論修復利用方案;中共蘇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協負責同志多次召開現場工作推進會……2011年9月20日,蘇州古城牆修復保護試點工程全面啟動。 
  工程啟動後,委員們並沒有松勁,而是著眼於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繼續積極建言獻策。在今年初召開的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高福民、徐剛毅、范政聯名提出了提案《重視蘇州古城研究和古城牆修復試點中的考古跟蹤工作》。市政協委員王根偉提交了提案《關於在市古城牆實施修復保護過程中,沿護城河修建健身休閒棧道的建議》。緊貼實際,可操作性強,每件提案均引起承辦單位重視,有關建議得到采納。今年6月,蘇州市政協剛剛完成換屆,市政協主席高雪坤上任伊始,即率隊就古城牆修復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調研……
  “古城保護與城市現代化並不相悖。”高雪坤說,“我們相信,試點修復保護古城牆只是個開始,由點及面,古城保護工作任重道遠,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將一如既往關心、關注這項工作,為蘇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