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浙江省文物局局長實地考察余杭區文物保護工作

浙江省文物局局長實地考察余杭區文物保護工作

日期:2016/12/14 19:02:28      編輯:古建築保護

         6月 17日上午,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鮑賢倫一行考察了余杭區文物保護工作,在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沈旭微,區文廣新局局長馮玉寶陪同的下,實地踏看了茅山遺址出土獨木舟科技保護工作現場,認真聽取了茅山遺址發掘、獨木舟起取及脫水處理、余杭區文物保護工作匯報。
  
  鮑局長表示,余杭區文物工作中亮點很多。區委、區政府就茅山遺址的保護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取得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雙贏。茅山遺址出土的獨木舟是良渚文化的重要遺物,也是迄今保存最好、體量最大的良渚文化獨木舟,意義重大。下一步要以國家文物局與省政府合作的文物保護科技創新聯盟為平台,充分發揮浙江大學、省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館和余杭等各單位優勢,加強溝通與合作,切實把獨木舟科技保護工作做好,力爭在木質文物保護領域全國領先、世界領先。鮑局長還要求,在獨木舟保護工作過程中,除了細致地做好脫水處理工作,還要進行全程記錄,為以後的回顧和學習留下完備的資料,做到保護文物的同時,積累先進的技術和經驗。
  2009年7開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博物館聯合對茅山遺址進行了正式發掘,目前茅山遺址發掘已經接近尾聲。已陸續揭露面積8000多平方米,出土陶、石、玉、木等各類器物800余件(組)。發掘表明良渚文化中晚期水稻田已有明確的道路系統和灌溉系統,良渚先民對水稻田已有了比較先進而細致的規劃。第二期考古發掘時,在遺址南部的一條通往北側村落的南北向古河道中新發現的良渚文化獨木舟。獨木舟局部稍有殘缺,但基本保存完整,頭尖尾方,全長7.35米、最寬0.45米、深約0.23米,船沿厚約0.02米,由整段巨木鑿成。5月21日,獨木舟被體整提取到脫水處理工作間。(浙江省余杭博物館 施永強 )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