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清平古鎮重生之夢

清平古鎮重生之夢

日期:2016/12/14 10:10:58      編輯:古建築保護
 
聊城市及高唐縣有關領導出席清平鎮文廟修葺落成典禮     參加全國山地車邀請賽的選手在賽道上飛馳   曹植墓是山鎮最有價值的人文資源
      本報記者石念軍

  復原漢朝時期的古鎮風貌、在曾經的國營林場中開出舉辦全國山地車大賽的賽道、在黃河故道上建高標准跑馬場……自2006年請專業設計院協助規劃設計旅游框架,高唐縣清平鎮已經沿著這一夢想跑了6年。
  如今,清平古鎮已入選全省18個重點鄉村旅游項目名單。在今年全省各市、縣級兩會上,各縣都推出特色鄉鎮和旅游小鎮這一議題,在未來5年的規劃中被屢屢提及,一縣一主題,一鎮一特色,包括東阿魚山鎮、微山縣南陽鎮、即墨田橫鎮這樣的旅游小鎮,都在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一場賽跑中。
  欠發達地區的煩惱
  4月10日這天,高唐縣清平鎮下起一場小雨。濕潤的空氣彌漫在天地之間,一派濃郁的鄉村氣息。新近落成的仿古建築,並不能掩飾這座有著2200年歷史的小鎮的頹敗氣息。
  “80後”副鎮長李芳帶領記者參觀清平古鎮,一位去年剛剛參加工作的選調生臨時當講解員。從鎮政府東側一扇小門穿過,就是文廟建築群。
  根據《清平縣志》記載,文廟影壁建於清乾隆年間,為黃琉璃瓦綠筒邊壁頂,牆壁為透空型,目前國內尚未發現有類似造型的文廟影壁。
  漫長的歲月裡,文廟建築群早已毀壞殆盡,只剩下一座破敗不堪的小廟,但這沒有影響清平人考據歷史、復原舊貌,並把它劃入當地最有價值的旅游資源之一。
  這座文廟,當地傳說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在此處歇過腳。其實,孔子並沒有來過這裡,始建於公元1173年的這座文廟,只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同時供士子讀書。
  媒體人言午先生上世紀90年代初期曾在清平鎮掛職鍛煉,他回憶道,當時這座文廟已經破敗不堪,但作為當地為數不多的寬敞屋所,一直被當做會議室使用。
  有一次,言午在文廟裡開會,“風一刮,門一下子就被吹開了。”他還記得,主席台上時任聊城地委書記當時就開玩笑,“這就說明聊城欠發達。”
  欠發達地區的煩惱一直籠罩在清平鎮頭上,比如這座文廟,“再不修的話,一場雨可能就澆塌了。”李芳說,清平鎮至今年財政收入不足2000萬元,而高唐縣2010年GDP在全省排名才第60位。
  2010年9月21日,清平文廟修葺落成典禮舉行。鎮上出資400多萬元徹底重建了大成殿,重新復原了文廟建築群。聊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新東,高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萍等領導到場,曲阜孔子書院院長李敏生講了話。
  即使這樣,當地覺得這個建築群太單薄,又在廟內添了一組二十四孝主題石塑,廟外還建了一座孝文化紀念館,以弘揚孝文化。
  不過,打“孝文化牌”,清平鎮不是第一家,在山東省境內,就有青州和臨沂兩個市在舉辦孝文化節。
  投了2600萬
  還看不到東西
  清平鎮既有資源並不錯,清平鎮黨委書記周義鵬介紹,除了文廟建築群,鎮駐地的迎旭門是省內僅存的三座古城門之一,這座老城門迄今已有900多年歷史。作為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城門,電視劇《水浒傳》、電影《殘陽》曾前來取景。同時,境內還有元丞相王懋德墓。史料記載,墓前曾有石羊、石馬、石人、石門等上百樣石雕,可惜的是,現在這些都不復存在了。
  自然生態資源方面,清平境內有全省面積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園占地5萬畝的清平森林公園,這裡曾經是國營林場。
  目前,清平鎮已入選全省18個重點鄉村旅游項目名單。根據周義鵬介紹,接下來,清平鎮還要將鎮上唯一一條大街打造成迎旭景觀大道,在文廟建築群西側建設7500平方米的民俗一條街,集中展銷清平空心面、馓子、糖藕、豆腐皮等土特產,後續開發王懋德墓石雕群,同時擴建梅花鹿養殖基地,建設600畝葡萄采摘園、300畝黃金梨基地。
  山東省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陳國忠6年前就曾到清平鎮考察,他評價說,就資源而言,清平鎮基礎不錯,但到現在也沒能做起來非常遺憾。要想把既有的資源整合利用,打造為成熟的商品並在市場上流通、暢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剛調任清平鎮4個月時間,周義鵬卻已經發現旅游產業不好搞。
  “在森林公園裡投資修路、建林中木屋,現在已經投了2600多萬,還看不到東西。”周義鵬坦言,旅游項目是砸錢的活,就說這個小木屋吧,建一個帶裝修就得好幾十萬,目前就建了5個。對這個小鎮而言,最缺的就是錢。當初規劃建設仿古街道時,就是通過鎮政府提供設計方案、居民自行出資,約400棟仿古商住樓才一一崛起。
  看起來,期望中的一次性大投入至今遙遙無期,但清平鎮並不氣餒。記者在當地采訪時,正好碰見高唐縣體育局負責人前來考察即將在此舉辦的全國山地車邀請賽的籌備情況。4月29日,全國山地車邀請賽將在清平鎮森林公園開幕。
  這已經是清平鎮連續第三年舉辦全國山地車邀請賽。這個全國性質的邀請賽,是以鎮上和縣裡的名義邀請了周邊五六個省的選手,剛好夠得上全國大賽的門檻,不收門票,但對清平鎮知名度的提升大有裨益。據說前兩屆比賽期間,每天都會吸引逾萬名近郊游客前來參觀。
  去年,清平鎮除了舉辦山地車邀請賽,還舉辦了京劇票友大匯演、農民籃球邀請賽、中國象棋邀請賽等一系列活動。他們期望,通過舉辦這一系列賽事,吸引游客來到清平,讓更多人了解清平。
  被追捧的阿膠
  被冷落的梵呗
  距離清平鎮70多公裡的東阿縣,在發展旅游上愁的不是錢,而是地。東阿阿膠集團,這個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成為當地發展旅游業的最大靠山。
  東阿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局長王憲民告訴記者,目前阿膠集團投資逾5億元,開發建設阿膠文化養生苑項目,還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阿膠生物科技園項目,搞工業旅游,預計一年產出100億元。他透露,阿膠文化養生苑項目當初申報2000畝用地,結果只批下來300畝地。
  一位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士說,東阿阿膠集團依托阿膠這一獨特的資源,主打養生文化。游客來了賣阿膠;搞影視基地,重建了民國時期的老濟南城,《大宅門》、《楊乃武與小白菜》都是在裡面拍的;舉辦中國冬至阿膠文化節,請南方一家著名媒體幫其策劃包裝,已連辦了五屆,每次都能請到重量級嘉賓和全國有影響力的媒體。這樣的大企業介入旅游更傾向於市場化,捨得大手筆、大投入,影響力自然大。
  同樣位於東阿縣的魚山鎮,最重要的人文資源是曹植墓。據傳,曹植在做東阿王時在魚山創作了佛樂梵呗。2006年,魚山鎮舉行了首屆魚山梵呗文化節,請到佛界泰斗本煥長老做名譽總顧問。文化節開幕之際,《聊城日報》刊發了題為《讓文化節成為經濟發展“助推器”》的報道,但到現在,在網上再也搜索不到魚山梵呗文化節相關消息了。“沒有雄厚資金做支持的節會,一般只能請到當地媒體,很難打出影響力來。”上述這位當地人士說。
  旅游是個大投入的產業。有著“小延安”之稱的沂南縣馬牧池鄉常莊村近年搖身一遍,成為省內聞名的紅色文化影視基地。當初,為投資開發這一項目,沂南縣委主要領導多次游說全縣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南村社區投資,足足醞釀了半年之久,一期投資才落實到位。
  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在旅游產業已經是被反復證明的道理。對清平鎮而言,當他們在2006年邀請省、市專業規劃設計單位規劃旅游產業時,捉襟見肘的財政壓力已經橫亘在面前。
  “只有大規模投入,形成有力的旅游目的地項目依托,區域旅游規劃才能真正贏得市場。”王憲民說,如果形不成具有影響力的項目,看似省錢的投入其實是浪費錢,因為賺不到錢,既有的投入就會打水漂。
  你有招商引資的線索嗎?
  就在清平鎮緊張籌備山地車全國邀請賽時,4月13日,聊城冠縣梨園文化節盛大開幕。
  作為當地一年當中規模最大的文化活動,這一天,聊城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機關單位都派人參加了活動。一時間,大小車輛擁堵在萬畝梨園周邊的狹窄道路上,汽車喇叭聲連成一片。
  舉辦節會是地方旅游提高知名度的慣常方式,今年9月,東阿也將承辦山東省第六屆雜技大賽以及全國雜技論壇。
  但這些具有官方性質、高規格的節會活動,其實很多都是清平鎮沒有能力引入的。跟冠縣梨園文化節開幕式能請來市裡主要領導相比,清平鎮去年舉行的山地車邀請賽,只有聊城市體育局一位副局長、市旅游局一位副局長及高唐縣委宣傳部長出席。
  雖然出席領導的規格高低並不能直接影響旅游市場的興旺與否,但基層政府若想發展旅游,斷然離不開上級政府領導的認同和支持。
  周義鵬說,現在縣委主要領導對清平古鎮的開發非常重視,並提出了一些具體思路,這就是優勢。
  4月上旬的清平森林公園裡,一條條山地車賽道已經平整一新。小雨初歇,楊樹林裡,金黃的油菜花隨風搖曳。周義鵬說,這油菜花,就是除古鎮、文廟、森林之外的又一旅游招牌。在縣委領導的關心下,過去兩年,清平已經連續舉辦過兩屆油菜花節了。根據清平鎮的設想,境內就是黃河故道,非常適宜建設高規格的跑馬場。比起修路的花費,購買馬匹的費用更為巨大,靠鎮財政難以支撐這筆大的投資,還得招商引資。
  一談起招商引資,李芳這位“80後”副鎮長的嗓門一下就高了起來,“你有線索嗎?給介紹介紹。”去年,派給她的一兩百萬元招商引資任務,到現在都沒有完成。
  緊張的土地指標和略顯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這個小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備受限制。這裡還是水源地,招商引資必須是零污染的綠色環保項目。發展文化旅游項目,動辄幾千萬、數億元的大規模招商引資,無疑屬於高難度。
  跟棗莊相比,清平沒有煤炭資源;跟東阿相比,清平沒有阿膠集團。清平鎮這個中國現行行政區劃中最低的一級政府,4月29日又將迎來全國各地的數百位山地車運動員。
  跟往年一樣,為了籌備這一賽事,組委會獲得了清平鎮一家酒廠十多萬元的贊助費。在比賽中獲得名次的選手,將獲得規定數額的獎金和清平當地的土特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