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漯河發現距今約4000年古城遺址

漯河發現距今約4000年古城遺址

日期:2016/12/14 12:20:29      編輯:古建築保護

    “古城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城區陰陽趙鎮古城村,根據以往考古研究,認為古城一帶歷史始於春秋。”昨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有關負責人說,最近在對該遺址周圍進行文物調查勘探時,新發現了一處古文化遺址,說明古城一帶早在夏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將古城遺址一帶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記者來到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正在整理剛剛在新遺址發現的文物,這些文物全部是陶片,分別是罐、鬲、豆、盆、缸、碗、鼎等古代器皿的殘片,其顏色多為灰色,部分呈土黃色或紅褐色。

    據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介紹,這些陶片均采集於距古城遺址東400多米處的胡莊村一帶,遺址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230米,文化層厚約1.6米,面積近7萬平方米,以二裡頭文化為主,器類豐富。這處古文化遺址屬我市文物部門首次發現。

    根據陶質、陶色和文化層堆積情況分析,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遺址在二裡頭文化時較為繁榮,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時期。

    古城一帶夏代就有先民

    “郾城的老縣城曾坐落在古城遺址上,唐朝開元年間,由於洪水,郾城縣城才由古城遷至目前的位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有關負責人說,此次考古新發現說明古城遺址一帶距今約4000年的夏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活,改變了古城一帶歷史始於春秋的認識,將其歷史向前推進1000多年,這對於研究郾城、特別是古郾子國歷史提供了新的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