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訊 巍山縣緊緊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圍繞“南诏古都、彝祖故裡、道教聖地、鳥道雄關、紅河之源、和諧回村”6張名片,創新旅游投融資體制,積極創建4A級旅游景區,推動形成特色鮮明、城鄉和諧發展、人文環境優良的旅游格局,進一步樹立巍山旅游文化品牌新形象。
加大巍山古城的改造提升和保護開發傳承力度。巍山古城歷史遺存較多,全縣58處文物保護單位僅古城內就有25處。巍山歷史文化街區是巍山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街區格局完整,核心保護區面積約58.6公頃,控制地段面積約237.4公頃。該縣以“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壩區田園風光,項目上山、城鎮上山”的發展思路謀劃新型工業化和特色城鎮化,按照“守住紅線、統籌城鄉、城鎮上山、農民進城”的總體要求,努力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和城鎮化科學發展。科學合理保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壩區田園風光,把“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房在林中、人在畫中”的理念體現在城鎮規劃的指導思想中,把保護古城和開發新區結合起來,把開發重點從縣城西北壩區調整到東北部坡地。轉變發展觀念,堅持生態優先、環境優先,實施綠水青山計劃,形成“山水田園一幅畫、城鎮村落一體化,城鎮朝著山坡走,田地留給子孫耕”的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
重點打造巍山古城,建設成為一座民富城強的城市、一座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一座生態城市、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座有文化的城市、一座和諧平安的城市。做好招商引資、經營城鎮、修復古城、改造舊城、開發新區工作,通過項目拉動、投資帶動,城鎮上山、農民進城,不斷加快城市發展步伐。建設“森林巍山”、“綠色巍山”,大力開展城鄉綠化,營造一個山清水秀、天藍地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居住環境。堅持制度創新,優化發展軟環境,研究巍山文化含量和提升文化品質,新建圖書館、恢復書院、打造文廟、籌建南诏文化博物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建設文明巍山,使人們的文明指數、幸福指數、關愛指數、安全指數逐步提升,形成社區文化豐富多彩、鄰裡之間和睦相處的社會環境。
搶抓機遇,加快大理“1+6”滇西中心城市第一副城建設。按照落實建設用地新要求,積極打造特色小城鎮,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巍山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扎實抓好永建新區建設,將永建新區建設作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第一副城建設的突破口,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和城鎮化科學發展,將巍山建設為大理“1+6”滇西中心城市的第一副城。實施“兩保護、兩上山”戰略,保護壩區農田,保護巍山古城,積極推進項目上山、城鎮上山,加強行政辦公區搬遷前期工作。把小城鎮建設與發展農村經濟、優化產業結構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農民進城,把大倉鎮建設成為承接大理產業轉移,集居住、工業、現代服務、旅游為一體的活力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