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若爾蓋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
日期:2016/12/15 15:10:11   編輯:古代建築 記者25日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獲悉,文物普查隊員近日在位於川西北地區的阿壩州若爾蓋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專家推測,該遺址為游牧民族的臨時居住遺址。
據阿壩州文化局田雨介紹,此次發現的協瑪堅(藏語譯音,意即沙子地)遺址位於若爾蓋縣阿西鄉阿西村南約5000米的草地中央一處低矮山梁上。遺址東、西、南三面均為沼澤水草地。遺址面積較大,呈南北走向,由連續不斷的大小沙窩組成不規則的長方形,長約8000米,平均寬約500米。
遺址地表采集有夾細砂黑陶、夾細砂紅褐陶、泥質灰陶、泥質紅褐陶、紅底黑繪彩陶片、金簪、鐵器殘件、青銅殘片及人頭蓋骨。可辨器型有陶罐、缽、鐵刀、釜等。
據當地居民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居民在遺址中心一沙窩取沙時,曾發現兩座土坑墓葬,一墓出土有大量陶器、管珠、貝殼,另一墓出土有青銅器、鐵器等,可惜當時出土器物全部被砸毀拋棄。
從遺址沙丘的斷面看,地面表土包括草甸總厚約20厘米,其下為沙礫,未見明顯的文化堆積。專家由此推測,該遺址為游牧民族的臨時居住遺址,時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