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莫高窟壁畫的平面造型藝術

莫高窟壁畫的平面造型藝術

日期:2016/12/14 13:29: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敦煌壁畫的平面藝術,是敦煌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統宗教繪畫,敦煌繪畫在平面造型藝術上囊括了佛教史跡畫、飛天神道畫、生產生活畫、建築畫、供養畫、本生故事畫(說法圖)、經變化畫,以及事物圖案、藏經洞遺畫等15個主要類型,統計命名的達700多幅,繪畫技法有74種之多。通過這些內容宏富的壁畫作品,我們得以窺見中國傳統審美觀念與古代平面造型藝術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亭台樓閣,宛若古代建築造型藝術畫卷

    敦煌莫高窟壁畫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建築壁畫。雖然“壁畫”的平面布局與建築實物存有差距,但仍能讓我們得以欣賞到建築平面造型藝術在中國古代建築中的運用。

    敦煌壁畫中,表現建築的壁畫有50多幅,堪稱一幅完整的中國封建社會中期建築造型藝術畫卷。如172窟、197窟的城門壁畫,在視覺上,通過幾何透視法將城內城外人物用城牆分隔開來,牆體墩台用城磚線條進行渲染,城門、城樓比例合理,城門的縱深感明晰可見;又從197窟城牆壁畫可以看出,作者設計若干平行橫線來表現牆體的夯土層,這與西安唐城考古發現相吻合。

    第61窟所展現的庭園仙樂圖,在構圖上較好地處理了景深的關系,小橋流水環繞庭園,圍欄環河而設,從中可以看出護城河在古代置城的運用;庭園內亭台樓閣、綠樹成蔭,眾仙或奏樂,或飛升,鳥鳴當空,一派和諧景象。這種構圖意識在第148窟的溪橋圖、158窟蓮花台基欄桿圖、217窟等石窟的壁畫中都有體現,展現了畫者高超的構圖技巧。如第148窟壁畫中所展現的台階,上下踏道、辇道等構圖比例合理,這種風格的建築實物在北京故宮、曲阜太廟等古代建築至今還能看見。

    第296窟(北周)因緣故事建築畫中,就有一個歇山頂式建築,屋頂分上線兩端,視覺上以左上部45度視角構圖。據專家考證,這種建築圖畫在敦煌莫高窟中僅此一窟。據研究,這種屋頂由上段懸山屋頂與下端庑殿頂構成,有日本奈良法隆寺飛鳥時代(七世紀)“玉蟲廚子”的屋頂實物可見,國內僅見於山西霍縣東福昌寺大殿。由此不難看出,敦煌壁畫的建築平面藝術的傳承不息及其對後世平面設計的影響。


    紋飾藻井,線條豐富,圖案精美

    凡是看過敦煌壁畫的人,無不被其精美絕倫的裝飾圖案所折服。從類型上看,敦煌壁畫的裝飾圖案大致分為塑像服飾裝飾、洞窟背景裝飾和建築裝飾三大類。以蓮花荷花紋、忍冬紋、雲氣紋、幾何紋、聯珠紋、團花紋等為主要表現形式。這些圖案尤以藻井圖案中多見,其線條之豐富、構圖之繁雜、圖案之精美,非親睹不能想象。

    僅以三種為例—

    “三兔藻井”圖案,展現協調之美。莫高窟壁畫中共計11窟繪有“三兔藻井”圖案,其中以407窟(隋)、205窟(初唐)等窟最具代表性。以第407窟(隋)為例,畫者不僅擺脫了北朝那種斗四抹角疊澀的程式,而且在藝術美的構成上獨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方井中心繪八瓣重層大蓮花,圓形花心中心繪有三只旋轉追逐挽郭,三兔三耳,每兔卻有雙耳之感,簡潔明快,三耳相接,構成三角形,與圓心外框自然成趣。蓮花四周環繞飛翔的八飛天和旋動的天花,運動方向與三兔一致。如此精湛構圖,讓我們不得不為前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智所折服。

    “蓮花藻井”圖案,展現華麗之美。據敦煌研究院統計,繪有“蓮花藻井”圖案的石窟達81個之多,占莫高窟藻井圖案總數的28.6%,其中以初唐的“藻井團”最為華麗。如334窟(初唐)的“蓮花藻井”圖案,被畫者诠釋得琳琅華麗,由邊飾起始,均等分繪有白地疊鱗花瓣紋、半團花紋、地寶相花紋、卷草紋和白珠紋。從藻井中央八瓣大蓮花起始,紋飾共分九層。由中心蓮花瓣向四周放射,圖案層疊渾然,線條交互套疊,厚重均衡,濃淡雅致。紋樣以雲頭紋作花蒂,敷色豐富,方圓之間盡顯華美,顯示出唐代特有的莊嚴富麗,紋飾之精美當是集中國傳統紋飾之大成者。

    盛唐茶花紋,盡顯簡約大方。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尤其盛唐,文治武功、民殷國富,看其作品,既濃缛敦厚,又清新俊逸。如果說詩詞有剛健、婉約兩派,唐時茶花紋集二者於一身,又各得其妙,相互昭彰,將漢唐以來活生生的豪氣、潇灑、雄邁、大度、嚴正等一齊放在今人的面前。再如雲氣紋、光焰紋、聯珠紋、寶相花紋、回紋等圖案,在當代平面設計和古典家具造型中亦時常被借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