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古樸的古民居

古樸的古民居

日期:2016/12/14 13:10:4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古民居

古民居

   在平山縣西部深山區,有一個叫大莊的小山村,它背靠臥龍山,北臨滹沱河,靜靜地伫立在滹沱河南岸的一片台地上。隱藏在群山環抱之中的這個小山村相傳建於明代,現在仍保留著30多處清末民初的完整宅院。而抗戰時期一些老宅成為抗日政府的機關所在地,為這個古樸的小山村又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

    從省會出發,沿著彎彎曲曲的石闫公路一直向西,顛簸3個多小時,即將進入山西境時,平山縣大莊村終於出現在我們面前。這個處於冀晉交界之地、有著“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稱謂的小山村到底是什麼樣?它有哪些故事?帶著滿心的好奇,我們走進了村莊。

古民居


    三十多處老宅保存完好

    一踏進大莊村,村口一棵粗壯茂盛的老槐樹頗為引人注目,南邊一座戲樓雖然有些破敗,但仍不失氣勢與精致。從樹下乘涼的老人們口中知得,這棵大槐樹已有二三百歲,“我們小時候這棵樹就已經很粗了。南邊的戲樓和它的歲數差不多,也有二三百歲了!”


                                             古民居
    大莊村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百年前。村裡的老人們說,他們常聽祖輩講大莊村建於明代。據查,清代《平山縣志》記載該村為“大莊子”,是清代初期平山楊家橋楊姓財主轄下的一個莊園,原名叫“小莊”。後因人口增多,在楊姓數家莊園中居眾,故改為大莊子。民國初始簡稱其為“大莊”。

                                             古民居
    村民們在附近的山上采石築牆,伐木成梁,雕木為窗,結合地理條件,順應自然,“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勢,在大山深處起伏的地形上建起了一座座精致的瓦房。大莊村村主任張文國介紹,大莊村目前保留著30多處清末民初的完整宅院。村子以古建築群為中心,房屋按照時代的順序逐漸向四周擴展開去。

    村裡四合院古建築的屋脊、梁柱、欄桿和門窗都很講究雕刻裝飾,人們采用象形、會意、諧音等手法,創造出豐富的裝修造型、圖案及雕飾題材,憑借藝術語言寄托對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向往和追求。

    村民張鎖成家的宅院,據說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灰色系的宅院與山西民居的風格頗為相近。推開大門,迎面是一面四邊雕花的風水影壁,影壁上方12塊筒瓦圖案各異,中間的坐蓮圖案顯示出主人期盼家宅平安的心願。移步院中,四四方方的小院東南西北各有四處房屋,魚鱗狀的窗格子、上下雕刻圖案的木頭柱子,無不透露出巧妙用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