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一革命遺址滿目瘡痍
日期:2016/12/14 13:26: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事件回顧:古建一度險遭破壞
“去年我們發現牆體開裂了,地基下沉,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昨天,阜陽市民劉世美說古建遭破壞,他感到痛心疾首。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祖上留下的劉氏祠堂,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有300多年歷史。抗日戰爭時期,祠堂裡誕生了一份抗日報紙——淮溜報,後成為當時中共皖北特委機關刊物。2009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這座祠堂被當地文物部門認定為皖北革命遺址,列入保護范圍。
2010年9月,劉世美等劉氏後人發現祠堂東廂房房頂被人扒了。原來,阜陽三中打算拆除古建蓋樓,並且在距古建築很近的地方挖了溝槽。此事當年經報道後,當地政府部門叫停了施工。然而,從那之後,劉氏祠堂再也沒人問津。直到去年10月份,劉世美等人發現古建出現下沉、開裂等險情。
“溝槽距離古建築牆體只有半米多,挖得還很深,對房子肯定有影響。”劉世美說,他們此前就為此向阜陽市文物保護部門反映過很多次,但一直沒有結果。
市民反映:自籌資金維修遭拒
看到祖宗留下的遺產身處險境,劉氏後人坐不住了。今年3月,劉世美等人自發成立了“淮溜報社舊址保護維修管理辦公室”,並且自己籌錢,准備通過這一民間組織對劉氏祠堂進行維修保護。
“我們湊了三四千塊錢,准備將牆角下的溝槽填起來。”劉世美說,3月16日,他們還為此向阜陽市文物管理部門發出維修申請,申請得到批准。劉氏後人商量後,准備4月1日動工,將溝槽土方回填,並修補部分掉落的瓦塊。然而,3月31日進駐現場後,阜陽三中的工作人員卻要求住在祠堂裡的維修人員搬出去。“我們說將土方回填了就走,他們說不行。我們讓他們填,他們又不願意。”劉世美說。
有關部門:督促整改但沒效果
“目前,劉氏祠堂的產權屬於阜陽三中。”阜陽市颍州區文化廣電局文物管理所所長臧濤告訴記者,按照文物法規定,文物維修應該由產權單位出資,找有資質的專業單位進行。
記者聯系上阜陽市文廣新局文物管理局局長劉建生。他表示,自己4月份去現場察看過,劉氏祠堂的確出現開裂、下沉等險情。“當初三中停止施工後,我們也到現場看了,之後給他們下過整改意見書,但一直沒收到回復,也不見動靜。”劉建生說,產權屬於三中,他們不同意,進都進不去。“他們(三中)現在准備搬遷了,老址劉氏祠堂可能移交給區文管所。”劉建生說,他們將再次下整改意見書,讓三中盡快進行整改,“他們要還是不修,我們也沒辦法了,而且我們就算自己修,經費也是個難題,只能向市政府分管領導匯報。”
昨天,記者試圖聯系三中校長,但其辦公室座機和手機一直沒能打通。(
阜陽市颍州區有一處古建被認定為革命遺址,並列入保護范圍。2010年,阜陽三中准備拆除遺址建樓房,報道後被當地政府叫停。然而三年多過去了,當初施工留下的溝槽等無人處理,導致古建地基下沉、牆面開裂。文物管理部門稱,跟阜陽三中溝通過很多次,但對方一直不予理會,他們也沒辦法。
事件回顧:古建一度險遭破壞
“去年我們發現牆體開裂了,地基下沉,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昨天,阜陽市民劉世美說古建遭破壞,他感到痛心疾首。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祖上留下的劉氏祠堂,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有300多年歷史。抗日戰爭時期,祠堂裡誕生了一份抗日報紙——淮溜報,後成為當時中共皖北特委機關刊物。2009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這座祠堂被當地文物部門認定為皖北革命遺址,列入保護范圍。
2010年9月,劉世美等劉氏後人發現祠堂東廂房房頂被人扒了。原來,阜陽三中打算拆除古建蓋樓,並且在距古建築很近的地方挖了溝槽。此事當年經報道後,當地政府部門叫停了施工。然而,從那之後,劉氏祠堂再也沒人問津。直到去年10月份,劉世美等人發現古建出現下沉、開裂等險情。
“溝槽距離古建築牆體只有半米多,挖得還很深,對房子肯定有影響。”劉世美說,他們此前就為此向阜陽市文物保護部門反映過很多次,但一直沒有結果。
市民反映:自籌資金維修遭拒
看到祖宗留下的遺產身處險境,劉氏後人坐不住了。今年3月,劉世美等人自發成立了“淮溜報社舊址保護維修管理辦公室”,並且自己籌錢,准備通過這一民間組織對劉氏祠堂進行維修保護。
“我們湊了三四千塊錢,准備將牆角下的溝槽填起來。”劉世美說,3月16日,他們還為此向阜陽市文物管理部門發出維修申請,申請得到批准。劉氏後人商量後,准備4月1日動工,將溝槽土方回填,並修補部分掉落的瓦塊。然而,3月31日進駐現場後,阜陽三中的工作人員卻要求住在祠堂裡的維修人員搬出去。“我們說將土方回填了就走,他們說不行。我們讓他們填,他們又不願意。”劉世美說。
有關部門:督促整改但沒效果
“目前,劉氏祠堂的產權屬於阜陽三中。”阜陽市颍州區文化廣電局文物管理所所長臧濤告訴記者,按照文物法規定,文物維修應該由產權單位出資,找有資質的專業單位進行。
記者聯系上阜陽市文廣新局文物管理局局長劉建生。他表示,自己4月份去現場察看過,劉氏祠堂的確出現開裂、下沉等險情。“當初三中停止施工後,我們也到現場看了,之後給他們下過整改意見書,但一直沒收到回復,也不見動靜。”劉建生說,產權屬於三中,他們不同意,進都進不去。“他們(三中)現在准備搬遷了,老址劉氏祠堂可能移交給區文管所。”劉建生說,他們將再次下整改意見書,讓三中盡快進行整改,“他們要還是不修,我們也沒辦法了,而且我們就算自己修,經費也是個難題,只能向市政府分管領導匯報。”
昨天,記者試圖聯系三中校長,但其辦公室座機和手機一直沒能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