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浙江武義古民居咫尺間觸手歲月長河

浙江武義古民居咫尺間觸手歲月長河

日期:2016/12/14 12:50: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俞源村一景 武義攝影家協會 攝

俞源村一景 武義攝影家協會 攝

俞源村一景 武義攝影家協會 攝

    在青山環抱裡,落日映紅了村莊的磚瓦,搬個板凳坐小院裡拿著蒲扇喝著大碗茶,聊著家長裡短,直到夜色籠罩燈火通明,這樣的古村生活,你向往嗎?

    其實,?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它就在身邊。在浙江省武義縣,漫步俞源太極星象村和璟園,你可身心同游,腳步慢行,在咫尺觸手的古建築中遙想東隅已逝,桑榆未晚,感受清新的空氣、深厚的歷史、以及道不盡的古老故事……

    古色古香的俞源:內部千變萬化

    俞源,國內唯一的太極星象村,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坐落在武義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裡。

    南宋時,在松陽任儒學教谕的杭州人俞德過世後,兒子俞義護送靈柩回杭,路過這裡投宿時,停放在溪邊的靈柩被紫籐纏繞起來。俞義認定這裡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時與當地人通婚,至今已第30代。

    一進俞源,村口設有的直徑320米,面積120畝的巨型太極圖就給人以不平凡之感。據當地人介紹,該村系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按天體星象“黃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排列設計建造,村內主要的二十八幢古建築是按天空中的星座排布,村中還有防火、鎮邪用的“七星塘”“七星井”等。

    俞源內古建築保存完整,以三合院、四合院為主,院落寬敞開放,可分成上宅、下宅(六峰堂)、前宅三大群,合計有41座1072間,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這些古建築大部分建於清代,由於俞源村歷史上曾是商業重鎮,因此這些古宅相對豪華氣派,地面上的鵝卵石也已被腳步磨砺地失去了銳氣,泛著藏青光澤。

    穿過巷陌步入古宅,古老的房梁戶牖上,處處可見極其精致細膩且繁復的木刻裝飾。一般而言,古村落多以宗祠裝飾最復雜,而在俞源,幾乎各個大宅都有大量木雕,梁、柱、門、窗、牛腿、斗拱,堪稱“有木結構,就必有雕刻”,顯示了以經商致富的大家氣派,也是浙江罕見的天然木雕博物館。

    比如,俞氏宗祠前後左右六大廳,二小廳,共51間,被譽為“處州第一祠“,祠內雕花戲台,有“金華八縣第一台”美稱;聲遠堂內有一根九條鯉魚雕刻,活靈活現,鯉魚顏色會隨季節氣候變化成黑,黃,紅,可謂一大奇觀;而裕後堂則是俞源三大“五無”奇屋之一,即梁上無灰塵,無蜘蛛結網,無蒼蠅蚊子,無鳥雀過夜,屋內陰涼好像無夏天……相對於樣式比較雷同的住宅外貌而言,俞源村古宅內部才是真正的千變萬化。

    庭院深深的古宅:木雕暗藏乾坤

    “來,你們猜猜這幅對聯寫的什麼?”移步換景來到一間古民宅,一位兩鬓霜白、但面色紅潤腰板挺直的老農熱情地迎上前,他拿著一根一米來長的竹竿,指著梁上的木雕、牆上的壁畫娓娓道來。說話間,他一臉胸有成竹地詢問我們是否能讀出貼於廳堂柱子上的一副對聯。我們抬頭,只見那些字“奇形怪狀”,大伙一時面面相觑,愣是說不上來。

    老農會心一笑,緩緩為我們撥開迷霧。“其實這每個字裡都藏著3—4個字,拆開來念就是:鐵拐先生道德高,鐘離祖師把扇搖。洞賓背劍清風客,果老騎驢羞風毛。國舅手執雲揚板,湘子瑤池吹玉箫。仙姑進來長生酒,采荷托籃獻蟠桃。”

    來訪者聽完講解,大笑開來,一個勁地贊歎他的房子有特色。老農名叫俞鳳法,今年77歲。“我這所房子名叫六基樓,是太極28星宿裡的‘牛星’,建於公元1800年,已有211年的歷史了,傳到我,已有6代。我們祖上也算名門望族,家境富裕。你看這些木雕工藝,非常細致,寓意也很深。而俞源最小的太極星象,就藏在這裡呢。”談及歷史,俞鳳法一臉自豪,除了對聯中暗藏的“八仙”玄機,還有牆上畫著的荷盒二仙、百子討壽、爛柯山王貝學藝等栩栩如生的壁畫,他均如數家珍:“荷盒二仙說明家庭要和諧,鄰裡要和諧,我們社會也要和諧。百子討壽的老人為什麼能長壽,活到120歲,是因為神仙傳授他長壽的秘訣:要活得快樂;不要斤斤計較;不要算計他人……”

    走出這戶古宅,俞老分享的三條“長壽秘訣”,依然回蕩在彎彎曲曲的巷陌與高高低低的石板階上。深厚的文化底蘊,奇異的布局,罕見的古建築群和精致的木雕、磚雕、石雕,以及一個個不解之謎,讓大家回過神來感歎:難怪俞源這麼有“魅力”。

    古樸風雅的璟園:古民居“阿房宮”

    經過兩年建設,武義縣璟園古民居博物館已露出雛形。

    2012年動工的璟園古民居博物館,是浙江省重點項目和省重點旅游項目。該工程由武義民間投資4億多元,占地300畝,計劃從江浙皖等地收購移建舊村改造中拆除的明、清古民居70多幢,並配套建造花園、樓台亭閣和水鄉觀景園,打造成集旅游觀光為主的江南古民居大觀園。目前,博物館已完成移建古民居56幢。

    有人說,璟園古民居博物館,是收購長三角和八婺近百幢古民居再造一個現代版“阿房宮”,讓人們到此就如跌入世外桃源,感受古樸風雅古民居的遺世獨立氣質。近日記者探訪時發現,雖還在建設階段,但抬眼望去幾十余棟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古民居,高低錯落的馬頭牆翹首聳立,以及精美的雕梁畫棟等等,均已顯璟園之大氣。

    在歷史的年輪中,古民居所經歷的滄桑和古樸如今看來愈發迷人。而置身於此,也俨然有時光倒置之感,似乎使人從現代文明一下子就回到了遙遠時代。“每一棟房子都是一段歷史,這裡的人們十分淳樸,這裡的建築充滿了人情味,給人非常親切的感覺。”同行一位友人贊歎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