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文宗李昂(809-840),是穆宗李恆的次子,敬宗李湛的異母弟。繼敬宗為唐代第十五任皇帝,827年至840年在位。唐憲宗元和四年十月十日(809年11月20日),貞獻皇後蕭氏生於長安東內。穆宗長慶元年(821)封江王。寶歷二年十二月八日(827年1月9日),敬宗遇害,宦官劉克明、蘇佐明等偽造敬宗遺诏,脅迫绛王李悟(憲宗李純第六子)入宮為帝。兩天後,宦官王守澄、梁守謙等率禁軍入宮殺死绛王,擁立18歲的江王李涵即位,改名李昂,拈民“大和”(《舊唐書.文宗本紀上》卷17上)。

陵墓位置和陵園現狀 章陵位於陝西富平縣城西北15.3公裡的雷村鄉與齊村鄉交界處的天乳山之陽。天乳山又名西嶺山,海拔783米,孤聳而立於台塬上。章陵即修建於天乳山之陽,陵園封內22.5公裡,下宮去陵1.5公裡。1956年8月6日,陝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章陵“因山為陵”,玄宮鑿於天乳山南麓。陵園平面近方形,東西約1350米,南北約1300米。陵園內城四面各辟一門,四隅建角阙。南門外設神道,長約500米,其南築乳台一對。現殘存城垣東南、西南和東北角阙基址。其中東南至西南角阙遺址相距約840米,東北至東南角阙遺址相距約830米。陵園面積約65萬平方米。四門之外原置石獅、石馬、石人、華表等石刻,其形制與豐陵相同。現殘存石獅1只(東門),殘高0.95米;拄劍石人1件,殘高1.75米,胸厚0.55米;華表1通,徑1.01米,稜面寬度不等,殘高2.60米;蕃酋像2件,殘高0.64-0.80米,肩寬0.63米,其基座每邊皆0.62米,高0.14米。其余石刻在“文革”中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