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文物局搶救老北關明清古磚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
日期:2016/12/14 21:31:3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在阜城北關拆遷過程中,拆下的舊磚在很多人看來是沒什麼用的建築垃圾。而在文物部門看來,這些都是寶貝,是以後修葺古建築時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為此,文物部門專門進行收購。
為了做好在城市建設開發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做好拆遷中古木構件、磚石雕刻、古磚、布瓦等征集、收購工作,近期,市文物局對拆遷中發現的一批古城牆磚進行搶救性征集收購。此次共征集收購古城牆磚10000多塊,作為以後古建築類文物修復保護的所需建築構件。
據阜陽文史專家張振標介紹,阜陽城牆被拆後,很多城牆磚被群眾用於建房、鋪地面,甚至建豬圈、廁所。目前,阜陽城磚石城基僅存劉公祠後和北城西面兩段。
張振標結合各代城磚的特點告訴颍州晚報記者,阜陽城在明代正德以前是土城牆,明代正德年間增築南城磚牆,這一時期使用大塊青磚;到清代和民國時期維修城牆時用的是小塊青磚,通過這些城牆磚,反映了颍州古城的歷史延續和清晰脈絡。
“在劉公祠以北的古城牆根基現已被垃圾掩埋,這種明代城磚除北關老城區內個別居民家裡有少數外,現在已很少見。”張振標說。
此次搶救性征集收購明清古磚,為研究我市明清時期古城演變和建造藝術提供了珍貴實物見證。目前,這批古磚由文物部門儲備,將用於阜陽城隍廟等建築的維修之用,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