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巨大的雕塑——交河故城遺址

巨大的雕塑——交河故城遺址

日期:2016/12/14 13:25:4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俯瞰交河城

中央大塔

    交河故城與高昌故城是絲綢之路吐魯番盆地上交相輝映的雙璧。高昌故城以其氣勢宏大讓人心動,而交河故城以其造型奇特讓人心驚。若非親見此城,人們難以想象它的模樣。它是在大地上直接雕刻出來的城。

    交河城不是按照一般城池那樣用磚瓦土石壘起來的,而是在一塊溝壑縱橫的黃土台地上,由交河先民一寸一寸向地下硬掏出來的一座城。

    先民是如何產生這種奇思妙想的,已是個永遠的謎。兩千多年,它憑空而起,它擴大,它深挖,它繁盛,它滅亡,最後成為空無一人的廢墟,長久地默對蒼穹。

    最完美的廢墟

    交河故城是目前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幾乎全是從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至今城內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築物保存較好,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西10公裡,處於30米高壁立如削的巨大黃土高台上,東西環水,為一河心小洲。因河水分流環繞城下,故號“交河”。


    從時間上來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歷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交河城最初是由生活在這裡的原始居民車師人所建,距今已有兩三千年。西漢元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漢將趙破奴攻破姑師。公元前60年,分立車師前、後國,車師前國建都交河,成為西漢屬國。公元450年,車師前國被北涼所滅。車師前國滅亡後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歷代高昌王國轄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滅高昌王國後,在此設交河縣,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後一度在此設置安西都護府。9世紀中葉,交河城成為回鹘高昌王國屬地,設交河州。13世紀下半葉,西北蒙古貴族發動戰爭,1383年,交河城在戰火中消亡。

    交河故城是一座是從台地表面向下挖出來的地下城。城市的大部分建築物是用“減地留牆”的方法挖成的,無論寺院、官署、城門、民捨,牆體基本為生土牆。大街深深挖入地下六七米,兩邊厚厚的生土層便保留成為高大的牆。由於是從生土層往下掏挖,與一般遺址越往下年代越早不同,交河城是越往下年代越晚。在將近兩千年的時間裡,一個民族退出交河,另一個民族又潮湧而來,在原來的房址再向下挖,就這樣不停地掏挖雕琢,生生把交河城打造成一個巨大的沙盤雕塑。

    全城有南門、東門兩座城門。城中央有一條連接南門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中央大道,長350米,城內建築以中央大道為中軸線可分為三個區,東區為官署區,西區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區,北區為佛教寺院區。中心大道兩側被縱橫交錯的短巷分割成坊市,這說明交河城在唐代曾進行過一次有規劃的重修改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