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阜新佑安寺

阜新佑安寺

日期:2016/12/14 13:02:2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佑安寺位於現興和縣民族團結鄉十四蘇木村委會大廟村。古為突厥、鮮卑之地。清朝時旗縣分治,為清朝正黃旗所屬轄地。蒙漢雜居,自然風貌獨特,地理位置優越。舊110國道從廟前穿過,交通四通八達,元明清為驿站所經之地。此廟宇為建築群落,香火鼎盛時喇嘛超過300,朝聖者來自方圓千裡之外。

    佑安寺,又稱於寺,位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西北,距市區65公裡始建於康熙六年(1667年),是阜新地區由清朝皇帝親賜匾額、冊封活佛的寺廟之一。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在土默特右旗王府(黑城子)東10公裡處,清廷撥款修建“佑安寺”,俗稱於寺。該寺建殿堂l0座,共84間。有法相僧院、時輪僧院、醫藥僧院。香火盛期有喇嘛500多人。寺院有耕地6000畝、牲畜1300頭、車輛3台。寺主為呼圖克圖。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東巡,經喜峰口、熱河、凌源、朝陽、北票黑城子“駐跸於喇嘛寺”。

    康熙二十八年,建成“佛殿、天王殿、東西配殿,佑安寺碑文記之:“滿堂聖像,頂禮之,大金燈常點照,玉爐焚香”。此後,於喇嘛去北京觐見皇帝,康熙親賜漢白玉二龍戲珠碑冠,以及銀孥若干,繼續擴修寺廟。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門殿、大經殿、八獅托底塔等相繼建成,主題工程竣工。康熙親書佑安寺名,賜藍地金字雕龍匾一塊。冊封於喇嘛為佑安寺一世活佛,並授予段文牍(委任狀)、印章、瓷碗、瓷盤以及查瑪舞面具和袈裟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