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墩

日期:2016/12/14 13:20:3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門礅,又稱門枕石,是北京四合院建築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實用性、裝飾性和象征性三種功能。從實用性說,它是支撐正門和二門門框、門檻和門扇的基石;從裝飾性說,它使門的建築富於變化和靈氣;從象征性說,它顯示了住宅主人的門第和地位。

    門墩史話:門墩是在中國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來支撐正門或中門的門框、門檻和門扇的石頭。枕石的門內部分是承托大門的,門外部分往往雕以鳥獸花飾,又叫抱鼓石。

    門墩的起源與演變的過程:關於門墩最早出現的時間,目前還無法作出確切的回答。門枕石早在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開始使用了。或許從那時起,經過逐步演化,才成了現在見到的門墩了吧。

    在門枕石的外側雕刻飾物,似乎很早以前就有了。例如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展出的北魏文成帝(公元452~465年在位)皇後陵墓的石券門。這個門的門枕石外側就做成了虎頭的樣子。

推薦閱讀:

山西:600年古建迎來新的生機

湖北:商代金片綠松石鑲嵌龍形器現身

全國最大的山頂園林——抱犢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