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門文化”——門環
日期:2016/12/14 13:20:3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老門環,
莊重、威嚴、神秘、靜寂。
看到老門環,會忍不住想上前扣響,傾聽著回聲有一種入夢之感,似乎下一秒就會有人緩緩打開院門,笑問一聲客自何來。
是房屋前門的圖騰,它宣告客人的到來,並使得來訪者與建築產生接觸。
門環,在中國綿延了數千多年的,集實用、裝飾和門第等級為一體的一種古建築構件,也成為中國古建“門文化”中的一部分。
門環由底座和掛件兩部分構成,底座稱為“鋪首”、“門鋪”或“銅蠡”,由圓形、方形、多邊形或異形的镲钹狀金屬構件反扣於門板之上,中間高凸位置連接一金屬環或金屬墜,以實現叩門或拉門的實用功能。
或許是因為門環位於人視線直接所及的位置,所以中國的能工巧匠們將人們對美好、平安的生活期待巧妙的化為各種樣式的門環,展示在門面之上。花卉圖案、吉祥動物,幾何紋樣、獸頭龍面等都是經常采用的裝飾方法。“蝙蝠”寓意“多福”;“葵花”寓意“多子”;裝飾“獅虎”寓意“鎮宅”;裝飾“蠡”(蠡為龍生九子之一,性情頑固,又習水性)寓意“防火”;裝飾“六邊形”寓意“六合”即“鹿鶴延年”等等。
門環的造型上能夠折射出宅主的身份和地位,是中國門文化中最能體現禮制建築等級的裝飾符號之一。獸面銜環是帝王和權貴之家常見的樣式,如明清皇家建築門環多為龍形鋪首銜環,象征皇家的威儀,具有更多的禮制涵義。民宅不能使用獸面銜環,而使用底盤為圓形、方形、六邊形、菊花形或梅花形,中央為圓形凸起的鋪首,再配以金屬掛件的門環。
親朋好友,遠親近鄰,老老少少,
敲打了無數遍。
幾代生存,幾代繁衍,
留下了故事,留下了油漬,
留下了人們生活的喜怒悲歡,
輕扣老門環,傾聽歷史的回響。
留下了事變,留下了歷史。
這老門環就是見證,
這裡濃縮著歷史的記憶
一家,一院,一門環
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中國古建“門文化”——地位的象征
中國古建“門文化”——戶對
古代建築中門文化之“蠻子門”
東直門:北京的第一座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