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山神秘古剎
經歷過輝煌,也歷盡了滄桑,千百年來這座幽隱於青山綠草中的浮山廟或為道觀,或為寺廟,或僧道雜居,一直香火不斷,不僅與崂山香火相接,而且見證了浮山的風雨歷程。8月5日,記者在王家麥島見到了這座位於浮山半山腰的神秘古剎。
從王家麥島村東溝向北,沿著盤山路向上攀登,就會看到浮山廟的舊址。浮山廟又名朝陽庵、全聖觀,據了解,浮山廟曾被作為北七真譚處端所創的全真南無派道場,使浮山成為了道教全真南無派的發源地,被列為《崂山道教建築群廟宇名錄》119座中的45位。從明朝到清朝,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剎一直吸引著人們前來探幽拜訪,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贊歎的詩詞。
在浮山看山護林的王家麥島村民王明康告訴記者,浮山廟原來供奉神明的地方現在已經是一塊平地,現在供奉神明的地方是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時,自稱為曾國藩孫子的曾明本當道士時的居所。而正是曾明本的到來,給浮山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時的曾明本因復辟無望,做起了道士,後來買下了浮山廟,改名全聖觀,對廟宇進行了擴建。就在這個時候,這座古廟迎來了最後的輝煌時刻。
記者看到,在朝陽洞門兩側有一副刻石楹聯。右聯:“藓崖直上飛雙屐”;左聯:“雲洞前頭岸幅巾”,題頭為“性全先生雅屬”(性全為曾明本的道號),落款“蔡元培”。據了解,這副對聯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蔡元培來青拜訪曾明本時親筆所題。
1988年,政府將浮山廟列為區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現在每天都有居民早晨爬山到浮山廟前晨練,也會清掃一下門前的落葉”,王明康向記者說道,“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也會有很多人到浮山廟上香”。據了解,每年的正月初十是浮山廟的廟會,這一天,王家麥島人都會上山到廟中燒香拜佛,祈願新的一年平安順利,也延續著浮山廟千年不斷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