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中國古建築 -- 雀替

中國古建築 -- 雀替

日期:2016/12/14 13:19:1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雀替是中國古建築的特色構件之一。宋代稱“角替”,清代稱為“雀替”,又稱為“插角”或“托木”。指置於梁枋下與立柱相交的短木,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之傾斜。其制作材料由該建築所用的主要建材所決定,如木建築上用木雀替,石建築上用石雀替。 
    唐代建築上不用雀替,宋、遼、金、元的一些高級建築上也有不用雀替的實例。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遼代的雀替質樸無華。宋、遼的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構成。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現了蟬肚造型,元代的蟬肚造型最繁復,從明至清的蟬肚造型逐漸變簡潔,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從明朝開始,雀替的前端部出現了鷹嘴突樣式,鷹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顯著。明、清的雀替不僅彩飾,還浮雕卷草和龍等圖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