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金大佛:世界室內第一金佛
日期:2016/12/14 13:23:1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潼南金大佛為摩崖鑿造釋迦牟尼佛座像,雕琢精細,是西南地區唐宋時期佛教造像的代表之一。大佛寺保存了自隋至清眾多有明確紀年的儒、釋、道三教126龛、928尊造像。潼南金大佛為世界室內第一金佛,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專家學者一致認可。不少市民打進本報熱線,推選潼南金大佛為城市新名片。
潼南金大佛位於潼南定明山下,高18.43米,肩寬8.35米,於唐代鑿就佛頭,北宋繼鑿佛身,前後歷經300余年,但風格統一、形態逼真,被中外文物專家譽為“金佛之冠”。“潼南金佛”經歷五次穿金,時間分別是在南宋、清嘉慶、同治九年、民國十年、2012年。
“金大佛在2012年第5次穿金時的金箔紙僅0.13毫米,厚度僅發絲的1/10。”北京首華古建公司的技師左洪彬說。史料記載,佛像第一次貼金為南宋年間,第一次貼金約用了幾公斤黃金,第5次“穿金”所用黃金近15公斤,用了近7萬張金箔,耗資上千萬元。
神奇之處史書也未記載
“2012年,在第5次維護、修繕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史料中沒有記載的細節,其中三處最為神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中心主任詹長法稱,最初技術工人在剝掉風化的金箔時發現,大佛眉間有清晰的白毫印跡。
其次,金大佛的眼珠由楠木制成,實屬少見。專家推測,木胎做眼珠可能有新的功能,比如裡面曾經藏有經書、捨利等。這也是史書中沒有記載和解釋的細節。
另外,在維修中發現,大佛唇間舌頭微露,經過檢測,舌頭部分是民國十年做的。專家認為,微露舌頭可能意喻正在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