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

日期:2016/12/14 12:33:5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巴西,巴西利亞,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巴西利亞是1965年在巴西中部平地上規劃新建的首都,城市平面形狀是一架有後掠翼的噴氣式飛機,各功能區布局合理,是理想的城市,堪稱為城市規劃史上的裡程碑。

    巴西利亞,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位於巴西中部戈亞斯州高原上、馬拉尼翁河與維爾德河匯合的三角地帶,現在是巴西新首都。它與自己的幾座衛星城組成一個聯邦區。它的面積5814平方公裡,人口186萬(1990年估計)。這裡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在世界文化遺產的數百座城市中,巴西利亞歷史最短。城市設計獨樹一幟,建築風格多彩多姿,融世界古今多種建築藝術於一體,集各種建築風格於一城,故有"世界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美稱。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裡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從設想到實際遷都,歷時138年,中經遷都醞釀和決策(1822-1890年)、新都選址和規劃(1891-1956年)、以及動工建造(1956-1960年)3個階段。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將首都從裡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

    巴西政府在建新都前曾向全世界招標,征求設計方案,隨後邀請世界上眾多著名的建築大師組成評選委員會,從26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盧西奧·科斯塔教授的平面布局為飛機型的藍圖。還請參加過聯合國大廈建築的巴西著名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擔任新都建設的總工程師。

    巴西利亞有新區(市區)、舊區和工人住宅區三部分。

    新區建築平面布局像一架機頭向東且有後掠翼的噴氣式飛機,這象征著巴西是迅速發展中的國家。機頭部位有三權廣場、議會、總統府和最高法院,象征整個國家的神經中樞。機身前部是18座對稱的政府各部辦公大樓。議會大廈由眾參兩院會議廳和超高辦公樓組成。兩院會議廳是扁平體,長240米,寬89米,平頂上突出一仰一覆兩個碗形屋頂,上仰的是眾議院會議廳,下覆的是參議院會議廳,分別象征民主和集中。總統府是一座精心設計的四層樓建築,外部幾乎全部采用玻璃結構。上述這組樓群中,外交部大廈最引人注目。整個大廈立身於湖水中,四壁由玻璃構成,被譽為水晶宮。水晶宮正門的湖面上一座由5塊石頭組成的變形蓮花,象征著五大洲的團結。

    從機頭向後的建築群是全城的主軸,它錯落有致,風格各異,又渾然一體,形成一個和諧壯美的畫面。與這個主軸交叉的,是一組造型各不相同的住宅群。這些住宅沿著與湖面平行的自然曲線排列,形成噴汽機的兩翼。每個住宅區有數十座大樓,建有學校、幼兒園、影院、教堂、商店和醫院等,生活區之間隔著綠地,或者花圃和叢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雖身處高樓群內,卻不乏大自然的情趣。機尾處是火車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鐵路。再向後是小型工廠。此外,散處不同地點的巴西利亞大學歷史中心、大教堂和式樣各異的使館建築,都展示了現代建築藝術和風格。整個新區布局協調、結構新穎,處處綠草茵茵,繁花似錦。機翼前方的帕拉諾阿人工湖上碧波粼粼,湖畔林木蒼翠。這座人工湖由四條河攔截而成,蓄水量4.91億立方米,還起著調節氣候的作用。

    老區建築以普拉納爾迪納歷史中心(1859年建造)最負盛名,現位於巴西利亞的一座衛星城內,是聯邦區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建築群。另外的9座莊園也保存完好,其中最大的莊園索烏拉迪諾始建於1832年,它的屋捨屬典型的地方建築。還有巴茲蘭迪亞歷史中心也是老區內的著名建築。

    工人住宅區是創建新都時為建築工人臨時搭建的具有現代特色的木屋,大部分木屋保留至今,少數因城建需要已被改建或拆除。法蒂瑪聖母院、奧裡維拉醫院、巴西利亞第一座教堂-聖·約瑟夫教堂和第一所學校也坐落在工人住宅區。

    巴西利亞著名的自然景觀有國家公園、阿瓜斯·埃曼達達生物保護區、依貝格和加瓦薩瓦多自然保護區、聖巴爾托羅摩和德斯科貝托環境保護區。市政當局還計劃辟建一系列自然保護區,如加馬河盆地河裡約·馬拉瑙保護區。這些自然景點或位於市區,或與老區毗鄰,或地點偏僻人跡罕至,這都使巴西利亞到處生機盎然,充滿無限魅力。

    巴西利亞的建成,首次實現了全由人規劃的未來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綠地上的首都,它的規劃設計體現了人的精神和智慧的偉大創造力,也是建築的現代精神的典范。但也有人對城市的規劃提出批評,認為追求形式多於追求經濟利益、文化和歷史傳統,對低收入者的就業和居住條件注意得不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