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山現比丘尼壽塔
日期:2016/12/14 12:55:5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比丘尼壽塔
南京棲霞山有一批“高僧塔林”,已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這幾年山上也曾發現了一批明清高僧塔林,近日,棲霞山風景名勝區工作人員在密林中,又發現了一批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比丘尼壽塔。據悉,這批比丘尼壽塔此前從未被研究者發現過(比丘尼是指歸入佛門,受持具足戒的女子)。
四座壽塔基本保存完好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棲霞山,在棲霞文史研究者張智峰的帶領下,見到了這批壽塔。壽塔一共有四座,分布在石頭牆砌成的塔園內,壽塔一大三小。其中,一座小壽塔的塔剎已不見蹤跡,其余保存完好。張智峰告訴記者說,這四座壽塔分別是,下關保國庵第二代修慧禅師、第三代願清禅師、第三代願生禅師和第三代願慈、願提禅師的壽塔。僧塔是供奉和安置捨利、經文和各種法物的塔,一般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構成。壽塔與佛塔相似,也是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構成。由於人跡罕至,壽塔保存都不錯。走近看看,發現每一座壽塔上都有銘文。
最大的一座壽塔上的銘文為:“傳曹洞演宗第十四世保國堂上第二代上修下慧參禅師壽塔”,下款:“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冬吉預建壽塔/薙染徒心法等、孫達祥等、曾孫本性等敬立”。塔的四周還雕刻精美的蓮花瓣。其他三座壽塔上的銘文也都清晰可見。據介紹,四座壽塔都建於1936年,從銘文來看,立塔者是“心法”“達祥”等人,“心法”“達祥”等人是“修慧”禅師的剃度弟子。而佛教在某種場合下,常常把剃度弟子書寫為“薙染徒”。
棲霞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李宏說,棲霞山曾經發現過多處高僧塔林,但比丘尼壽塔確屬首次發現,填補了棲霞山歷史的空白,也為研究棲霞寺歷史提供了實物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