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新平堡鎮
日期:2016/12/14 13:09:0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新平堡鎮
新平堡鎮位於山西省最北端,今屬大同市天鎮縣。與河北、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所謂雞鳴聽三省。在古代因與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相接壤,其歷史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歷代為戰略要地。
築於明嘉靖25年(1546年),隆慶6年增修;周長3千余米,高9米,設北、東兩門,北稱新遠門;東稱拱化門。城門上均置關樓,東南角置文昌閣(今已不存)。城內布局以主道十字街式並分布南北縱橫十六小街。即人們常說的四通八達,這是典型的長城城堡布局,它既方便於出行,又考慮到軍事作戰的需要。北、東街主要為商號店鋪,西街為守備府第。並有真武廟、城隍廟、火神廟、白衣庵、北岳廟、財神廟、鎮邊寺、金佛寺、關帝廟等眾多社會、宗教活動場所。
玉皇閣,亦名鎮邊樓,位於堡內中央,建於明萬歷21年(1963),三層兩椽歇山頂式建築;底部為磚券十字過街道;上、下層均有回廊,上層勾欄平座,下層壓條磚欄;面寬三間,斗拱四鋪作;南側原有鐘鼓二樓。"玉皇":即道家對天帝之尊稱。古代在邊鎮中央建閣,意在祈求天帝保佑平安,但在實際意義上,新平為戍邊重鎮,實為指揮作戰,既可登高望遠,又可觀察指揮。站在閣樓上眺望城堡內外,盡收眼底。堡內西街有參將衙門,座北朝南,建於明嘉靖20年(1541)年現存為清代重建,依次為山門(已毀),中軍守備堂、參將堂,面積440平方米。
民居:新平民居頗具特色,以堡內西南偶一處較為特別。方向坐北朝南,大門居中,迎面為影壁,壁前兩側二門各通一進東西四合院;均為瓦作單坡式建築。其中大門、影壁較為獨特。大門作硬山式頂。山牆樨頭為磚雕裝飾,上層為水漫金山寺,中層福、祿、壽三星宴樂圖;下層為對稱式五級須彌座刻花,中刻異獸。影壁:高3.5米,頂部迭道出椽,三踩單翹,頭拱五朵,並飾如意花;兩側下出蓮花柱,置花框,內作鳥形圖,壁身四角作抹角吉祥花,內有舞獅,中心圓內為嫦娥奔月圖;其造型獨特逼真,栩栩如生。為民居建築中少有的佳品。該建築與普通北方民居布局有所差別,在傳統意義上北方民間四合院院落呈南北向依中軸線分布,大門是根據陰陽八卦的道理設在"乾"位,即院子的東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