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廣東化州孔廟

廣東化州孔廟

日期:2016/12/14 12:51:3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化州孔廟

化州孔廟

    一、基本情況

    化州孔廟,又名學宮、文廟。位於州城寶山南麓,占地10000多平方米,是粵西占地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孔廟,是唯一能見證化州政治、歷史、文化、經濟的大型古建築群。孔廟始建於宋紹興31年(1161年),歷經宋、元、明、清續建重修。建築群坐北朝南,以中路為軸,東西對稱,共有殿、捨、祠、閣70多間。殿宇雕梁畫棟、流光溢彩、莊嚴肅穆、雄偉壯觀。中心建築大成殿占地600余平方米,高16.8米。其上層閣之如意斗拱木構架,以其中無銷釘相銜、可隨意轉動的巧妙設計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南粵古建築明珠。1986年起,化州縣、茂名市、廣東省等各級人民政府先後公布為縣、市、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正式加入中國孔廟保護協會,並為理事單位。

    2000年起,省、市斥巨資對孔廟進行落架大修。2005年4月,國家、省、市相關領導以及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親臨主持竣工剪彩儀式並正式對外開放。開放後,游人絡繹不絕。每年公歷9月28日,孔廟舉行隆重的祭孔活動,粵西各大中院校廣大師生及市民均前來瞻仰拜祭,盛況空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新儒學堂,還以化州孔廟為儒學教育基地,每月定期組織師生前來祭孔和講學,宣傳孔聖文化,弘揚儒家思想,倡導仁、義、禮、智、信。2011年7月1日,《幸福文化---儒學公益講座》在孔廟正式開班,來自全國不同階層的學員在此接受儒學文化的熏陶,為和諧幸福社會的建設營造人文環境。

推薦閱讀:

吉林葉赫古城

貴州荔波鄧恩銘故居

洛陽呂祖廟

河南馬氏莊園

南山寺大雄寶殿

南山寺大雄寶殿

    二、歷史沿革

    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州守沈雲舉在州治南(寶山東側)興建州學,是為化州孔廟始建。

    宋嘉定二年(1209年),州守范良輔遷建孔廟於州城外西隅。

    宋鹹淳八年(1272年),教授趙蜚英遷建孔廟於州城南龍山之陽。

    宋景炎元年(1276年),孔廟毀於兵禍。

    元大德三年(1299年),廣西佥憲王沂行部至化,重建孔廟。

    元至正五年(1345年),刑部待郎、大名總管尹呂沆再至,路判宮游宏道、教授吳元善等承呂公意,對學宮進一步加以完善,建成大成殿、東西庑、講堂、齋捨、都宮之門等。立泮水、亞沂兩亭。

    明正統八年(1443年),知州茅自得築城將孔廟固在州城內。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知州黃萬碩又遷建孔廟於城外。

    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堪輿以城牆壓文筆復將孔廟遷回寶山東側舊址,知州沈水捐俸及諸生黃祖亮、顏如愚等助建。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紳士遷建泮池於黉門內,並於聖域、賢關門旁豎立“文武宮員至此下馬”石碑。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州楊芬遷建孔廟於南關外舊址。

    清嘉慶六年(1801年),知州楊元藻與學正馮友准、訓道饒峻暨州紳士捐資於舊址重修孔廟。中為大成殿一座三間,南向;後為崇聖祠一座三間,南向;前內左右側為東西兩庑,各五間;前為戟門(大成門)一座三間,南向,左內側為名宦祠,右內側為鄉賢祠;前內設泮池暨左右側設聖域、賢關兩門;再前為棂星門一座三間,南向。孔廟左側從青雲路直上為蟾宮、明倫堂、尊經閣,右側為石龍書院、文昌宮和祿位樓。

    民國二十年(1931年)拆崇聖祠,改作化縣第一高級小學學生宿捨。後為化縣第一中學學生宿捨。

    一九六六年破“四舊”,孔廟雕飾物遭到嚴重破壞。

    一九七0年拆除了泮池、棂星門、明倫堂、蟾宮、祿位樓等建築物,改建他用,東路(除尊經閣)西路古建築基本不復存在。大成殿及其他建築物亦改作教室或宿捨用,但中路總體保存完好。

    一九八六年七月,化州縣人民政府公布孔廟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九二年三月,茂名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搶修全市七間文物點的議案》,化州孔廟納入維修之列。

    一九九三年五月,化州縣委、縣政府把孔廟維修工程納入文化系統工程十大項目之一。

    一九九七年二月,化州市委、市政府發文成立維修孔廟工程指揮部。十月,發文成立維修孔廟募捐委員會,制定《關於維修孔廟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孔廟的范圍界定、場所清理、維修機構及維修資金等問題作了規定。

    一九九八年一月,茂名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化州孔廟為茂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十月,化州市委、市政府發出《關於調整化州市維修工程指揮部成員的通知》。十一月,茂名古典園林建築工程公司正式進場,籌備維修大成殿。

    一九九九年七月,市維修孔廟募捐委員會發出《維修孔廟,保護文物,自願捐助,流芳百世——維修化州孔廟募捐倡議書》。是月二十六日晚上,市委、市政府在化州文化宮舉行《我為孔廟添姿彩》大型文藝晚會,現場為孔廟維修工程捐資或認捐合計一百零三萬元。十月二十日,維修孔廟工程正式動工,工程隊按省批復的維修方案及圖紙進行施工。

    二000年八月,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其生一行六人親臨化州孔廟勘探、測繪,全面設計孔廟維修施工圖紙。是年底,孔廟維修第一期工程(維修大成殿)竣工。

    二00二年七月,第二期工程(維修東西庑、大成門、東西廂、尊經閣)正式動工。工程由廣東嶺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二00三年二月,化州市委辦、市府辦發出《關於成立全市重點項目工程指揮部的通知》,孔廟維修工程列入“八個三”重點工程項目。八月,化州市委辦、市府辦發出《關於建設完善化州學宮景區若干問題的決定》(化委辦[2003]18號),對學宮界至、全面維修、建仿古步行街、周邊環境整治等問題作了進一步規定。是年冬,二期工程竣工。第三期工程(修復棂星門、泮池、大成井、萬仞宮牆、青雲路、蟾宮、明倫堂等)啟動。第三期工程由佛山市工程承包總公司(原廣東省六建)承建。

    二00四年底,三期工程告竣,棂星門、泮池、大成井、萬仞宮牆、青雲路、蟾宮、明倫堂全面修復。

    二00五年四月十五日、十六日舉行化州孔廟重修開光及首期工程(含上述一、二、三期)竣工揭幕典禮儀式。孔廟正式開門對外開放接待游客。

推薦閱讀:

吉林葉赫古城

貴州荔波鄧恩銘故居

洛陽呂祖廟

河南馬氏莊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