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耿崗失考墓石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至望溪路)南(至建安路)西三面在大范圍施工,東面距離文物本體僅9米左右。關於該文保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該建設地塊是否經過考古調查勘探。”昨天,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方青松在自己的微博上進行了爆料,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爆料:
全國重點文物附近在大肆施工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上爆料人方青松,他告訴記者,5月7日,他來到了位於江寧區望溪路附近的南朝陵墓區,不遠處有施工人員在施工。
據爆料人方先生介紹,在南京南朝陵墓石刻·耿崗失考墓石刻保護區石碑兩三米處,有根神道石柱,而通常在距離石柱1000米之內會有墓葬存在。這個石柱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石柱上面刻的圖案已看不清。早已經有專家判斷它們是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組成部分,是南朝石刻的重要一種——望柱。早在1988年,耿崗失考墓石刻就被國務院宣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探訪:
耿崗失考墓石刻大片土地已被推平
方先生告訴記者,幾年前他曾經和多位文物愛好者來到此地,但是沒有一個人見過這個石柱,近日他來此,竟然發現了這根神道石柱,很興奮,但是看到周圍在施工,又開始擔憂了起來。據方先生了解,耿崗失考墓石刻的石柱,僅存兩根,一根目前是在江寧博物館,另外一根就是方先生發現的這個。
“由於石柱年久風化,該石柱上面的紋路已經看不清,而且這根石柱也被移動過,所以無法判斷墓葬的具體位置,像現場這樣大肆的動工很容易破壞到墓葬。”方先生非常擔憂施工帶來的後患。
他說,現在,這裡的大片土地已被推土機推平。不遠處還有幾台挖土機正在作業,就在離推平的土地大約9米左右,就是南朝陵墓區保護區。如果不加以制止,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耿崗失考墓石刻,真有被推土機鏟平的可能。
據歷史資料記載,該神道石柱應為耿崗失考墓石刻的石柱,柱身扁圓稍方,柱額下應刻有一圈繩辮紋和一圈龍紋,柱頭上有一覆蓮狀圈蓋。圈蓋上應該有一尊小辟邪,但早已丟失。
解釋:
地段沒有轉讓不會有基本建設
隨後,記者聯系了江寧區文化廣電局文物科王科長,對於記者反映的情況,王科長表示,他已親自到現場進行了查勘。他說,據現在調查的情況來看,該地段並沒有進行轉讓,應該沒有基本建設。
“該地塊涉及到文物保護,我們一直和江寧高新技術開發區保持密切聯系,要求他們如果將此地塊進行轉讓、開發的話,一定要向我們進行申報,履行文物行政審批程序,再進行必要的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後,對文物本體采取妥善的保護措施才可動工。”王科長說。
隨後,記者聯系了江寧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文宣辦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這塊地目前的確沒有轉讓,只是由於原來是舊的廠房區,附近居民私搭亂建,目前正在百日大掃除,所以對這塊地上的違建披棚以及垃圾進行了清理。清理後,准備種上草坪,對文物本體進行保護。